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丧服要集

丧服要集

一卷。晋杜预(222-284)撰,清马国翰辑。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司马昭妹夫。咸宁四年(278),继羊祜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次年,连表请攻吴。太康元年(280),统兵克江陵(今属湖北),招降南方州郡。以功封当阳县侯。博学而多谋略,时号“杜武库”。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其中《集解》系《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收入《十三经注疏》中。泰始十年(274),武元杨皇后崩,朝议皇太子释服日月,杜预主张二十五月除服,当时外内责怪其违背礼仪以迎合时势,杜预让博士段畅采辑典籍作为证据,这可能就是《丧服要集》成书原因。《隋书》把它分成二卷,《唐志》作《丧服要集议》三卷,现在已经散失。马国翰从《北堂书抄》、《初学记》、《通典》中辑得《宗谱》一篇,佚文十二节,合录成此书。史臣之短丧之议,谓之狗以苟合,不求其正,又认为《檀弓》习于变礼,微词以讥之。今天预书已经不完全,然而,其《宗谱》一篇,辨别大宗小宗,极其详尽。另外,其对父母同日卒葬虞祔先后之礼的论述,也很明晰。说礼者应该拿来作为参考。此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读雪山房唐诗钞

    三十四卷。清管世铭(1738-1798)编选。管世铭,字缄若,号韫山。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郎中、旋擢御史。精诗古文,深于经术。有《韫山堂诗文集》。此集选诗三千九百余篇,比较全面地反映

  • 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

    一百二十六卷。清钟谦钧编。钟谦钧,生卒年不详,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市)人。官至两广盐运使。汇刻宋、元以前经学家说经之书,始于康熙年间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笃志于经学、史籍,与徐乾学搜集宋元以后诸儒说经

  • 博雅

    《广雅》亦称《博雅》,详见“广雅”。

  • 正修录

    三卷。清代于准撰。于准字莱公,永宁(今属山西)人,官至贵州巡抚。此书根据清代于成龙(作者之父)《杂钞》手稿与蔡方炳所撰的格言集《愤助编》增改而成。此书共摘录历代诸儒家计一百三十人的修身处事格言,不分门

  • 龙吟草甲乙集

    二卷。清孙景贤(1880-1919)撰。孙景贤,字希孟,号龙尾,江苏常熟人。其父孙国桢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及第,官户部主事,能属文,善诗词。孙景贤童年早慧,继承家学,苦心孤诣,亦能诗工词。进入民

  • 研几图

    一卷。旧本题宋王柏(详见《书疑》)撰。是书前有自序云,温习旧书,有未解者,因画成图,沈潜玩索,万理悠然而辐辏。考《宋史·王柏传》虽载伯曾撰《研几图》,但其本不传,元代诸儒亦未尝一字提及此书。至明永乐中

  • 花间集

    十卷。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赵崇祚字宏基,生卒年不详,事孟昶为卫尉少卿,而不详其里贯。《十国春秋》已无传。蜀有赵崇韬,为中书令廷隐之子,赵崇祚疑即其兄弟行。词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

  • 六研斋笔记

    四卷、二笔 四卷、三笔 四卷。明李日华(详见《梅墟先生别录》条)撰。李日华工于书、画,所以此书所记论书、画者占全书的十分之八。文词清隽,体例类似题跋类。《四库》馆臣认为“画锦褫玉轴,流览既久,意与之化

  • 仙都志

    ①二卷。元道士陈性定撰。性定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仙都山,古名缙云山,唐天宝年间敕改今名。此志分六门:山川、祠宇、神仙、高士、草木、碑碣题咏。清修《四库全书》时得此书,为两淮马裕家藏本,列为存目。② 五卷

  • 难经

    见《难经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