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宫备览

东宫备览

六卷。南宋陈模(生卒年不详)撰。陈模字中行,泉州永春(今属福建)人。庆元二年(1196)中进士。嘉泰二年(1202),任秘书省正字。嘉泰三年(1203),兼国史院编修。开禧三年(1207),又兼实录院检讨官。嘉定二年(1209),任校书郎,兼检讨官。此书为任秘书省正字时所上,取经史典籍中有关训课皇储的旧文整理而成,故以《东宫备览》为书名。全书共分二十条,分别为《始生》、《入学》、《立教》、《师傅》、《讲读》、《宫僚》、《择术》、《广诲》、《谨习》、《主器》、《正本》、《问安》、《友悌》、《戒逸》、《崇俭》、《辨分》、《正家》、《规谏》、《几谏》、《监国》等。条分缕析节次详明。每条所录旧文之后,作者阐发自己的观点,言辞恳切,用心良苦。书前有《进东宫备览表》一篇,《进东宫备览序》一篇,又有《进备览后上宰相札子》一篇。强调二十条中以“择妃嫔”、“简宫僚”、“谨游习”三条,尤为切务。他认为,择选妃嫔是正家的开始,君主听外治,皇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内外和顺,则国家理治,此为盛德。所以择妃宜选勋望之家,择淑哲之女。宫僚要慎重选择,尤其要严择太子师傅,少亲小臣下吏,前后的仆从亦必须是孝悌端良之士。性相近,习相远,太子生于富贵之中,故不可不谨慎。欲养成太子之德,唯有以诗书礼乐教之,启迪其志。此书乂冠以《改官省札》及《诰词》,以温峤侍臣《箴》比之,可见当时甚重其书。《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一卷,但传本中《进书表》和《序》皆称作六卷,为《宋史》字误。今传本中第二卷《讲读》条缺一页,《宫僚》条缺一页,第六卷《监国》条亦缺一页,因无别本可校,故一仍其旧。有《四库全书》本,《学海类编》本,《淡生堂余苑》本。

猜你喜欢

  • 石渠余记

    六卷。清王庆云(?——1862)撰。王庆云,字雁汀,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道光进士。咸丰间任陕西巡抚、四川总督,后官至兵部尚书。是书卷一自纪节俭至纪荐举,卷二自纪荫子至纪军政,卷三自纪裁十三衙门至直省

  • 咏史六言

    一卷。清周宣武(约1757年前后在世。)撰。周宣武,字燮轩,湖南长沙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七年(1742)进士,著有《咏史六言》。此集所收均为咏史六言绝句。《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加以介绍。宣武杂采史

  • 群经考略

    十五卷。姚永朴撰。此书是姚永朴为安徽高等学堂所编的课本。第一卷《通论》;第二至第三卷《周易》;第四至第五卷《尚书》;第六至第七卷《诗》;第八至第九卷《周礼》;第十卷《仪礼》;第十一至十二卷《礼记》;第

  • 可园文存

    十六卷。附《寿藻堂文集》二卷。陈作霖(1837-1920)撰。生平详见《可园诗存》(辞目)。陈作霖关心国事,工诗能文,尤擅骈体。其人本不欲以文自见,惟于乡邦文献,及一切有裨国计民生之重大者,必留意探讨

  • 西湖志类钞

    四卷。明俞思冲撰。俞思冲,字似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西湖志类钞》明刻本,共四卷。兹篇因田汝成西湖总叙略,汇钞成一编。山川寺宇,各以类分。凡景物题咏,即附其下。卷首一卷,图之类。卷上,明圣湖。卷中

  • 论语义疏

    二十卷。清马时芳撰。时芳字诚之,号平泉,又号见吾道人,禹州(今河南禹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副榜。其学以陆王为正宗,尤重于诚意慎独。是书大意为圣人立言之旨乃人涉身处世义理之权衡。《义疏》不守汉

  • 万寿仙书

    四卷。清曹无极(生卒年不详)编撰。曹无极,字若水,金坛(今属江苏省金坛县)人。编撰有《万寿仙书》四卷。此书裒辑调息导引之法,又采入崔子玉《座右铭》、范尧夫《布衾铭》。此书强调守静默、寡嗜欲为黄老养生之

  • 御览孤山志

    一卷。清王复礼撰。王复礼,钱塘(今杭州)人。此书成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十八年(1699),康熙南巡,王复礼则将此书进呈御览。故此书以“御览”题名。《御览孤山志》武林掌故丛编本,共一卷。分疆

  • 周易遵易约编

    十卷。清匡文昱撰。文昱字仲晦,一字监斋,山东胶州人,乾隆举人。据其自序,“因传以翼经,未尝溢词于传外,故曰遵易”。自称自十九岁学易,数十年不改,所著凡六、七十万余言,因无力付梓,故节要约言之,故曰约编

  • 易理阐真

    六卷。清刘一明撰。此书著于《三易注略》之后,凡六卷。前四卷为周易阐真,后二卷为孔易阐真。卷首列图说一卷,凡四十余篇,前半皆推演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之说,借易学以明丹家养生之术;后半则全系丹家之说。其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