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

十九卷。元危亦林(1277——1347)撰。危亦林字达斋,南丰(今属江西)人。为五世名医。家世业医,博览医书,对内、妇、儿、五官,整骨诸科均有研究,尤擅长骨伤科,曾任南丰医学教授。此书根据古方与五世家传验方撰写而成。汇集了其高祖以下和本人临床经验,约五十万字。书中按元氏医学十三科顺序分别记述内、外、妇、儿、五官及伤科等各类疾病的脉病证治。虽然综合各科,但其中亦包括正骨、金镞、疮肿等诊治。卷一至卷十为大方脉杂医科,分子目九十一类;卷十一、卷十二为小方脉科,分子目七十一类;卷十二为风科,分子目十类;卷十四、卷十五为妇产科,分子目三十三类;卷十六为眼科,分子目十二类;卷十七为口齿咽喉科,分子目六类;卷十八为正骨兼金镞科,分子目二十九类;卷十九为疮肿科,(附《孙真人养生法》节文一卷,故又称此书为二十卷),分子目二十四类。其总目有针灸一科,但有目无书,检校其文,皆散附于各科之中。书前自序称始著于天历元年(1328),成于至元三年(1337)。书中述证准确,条理清楚,组方严密。序中自称其高祖遇仙人苳奉二十五世孙,得其传授秘方。此虽为技术家依论之言,不足为信,但所载古方颇多,且皆可以资考。于骨伤科有关整骨手法论述十分详备,尤其是应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伤科史上创举。书中记载有不少很好的经验。如记载“肠肚伤治法”,称“只肠全断难医,伤破而不断者,皆可治疗”。其手术方法是“用花蕊石散傅线上,轻用手从上缝之,莫待粪出,用清油捻活,放入肚内。肚皮裂开者,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亦用花蕊石散傅线上,须用从里重缝肚皮,不可缝外重皮,留外皮开,用药掺,待生肉。”这在外科缝合技巧上,较之宋代有了极大的进步。关于麻醉法记述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如对颠扑损伤治疗称:“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逐时相度入用,不可过多。”可见危氏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危氏在此书中亦指出应按病人的年龄、体质、和出血情况决定麻醉药的剂量,以达到麻醉为准。而危氏使用蔓陀罗这一麻醉药,比日本著名的外科医生华冈青州于1805年,使用该药作为手术麻醉药,并被誉为世界麻醉史上的佳话和先例,要早450年。有元至正五年(1345)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刻本、明初书林魏家复刻本、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屈贾文合编

    五种,二十四卷半。清夏献云编。夏献云字芝苓,江西新建人。生卒年不详。夏献云在湖南为官时,曾兴修贾谊祠,并搜集贾谊著作刊刻以备流传,后又把屈原、贾谊二人著作及其他有关文献编为《屈贾文合编》,共五种:宋朱

  • 入声表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陆氏《切韵》以入声配阳声;顾氏治古音则以入声改配阴声;江永主张数韵共一入,入声兼配阴阳。有诰谓平上去入各部相承,其字之偏旁谐声无不吻合,此部之入,他部不容假借

  • 眉山诗案广证

    六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字春冶,号秋水,嘉庆副榜,官武义县教谕,家贫,靠卖画自给,著述甚丰。眉山诗案即宋代所谓乌台诗案。宋元丰三年(1080)御史何正臣等劾奏

  • 春秋董氏学

    八卷。清康有为(详见《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撰。作者认为《春秋》一书专为改制而作;《春秋》改制,在义而不在事与文;《春秋》之义,在口说而不在经文;《公羊》家详素王改制之义;《春秋繁露》得孔子立制之本;文

  • 鹤山笔录

    一卷。旧题南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卷末有悔馀老人跋,称“竹坨自粤游回,钞鹤山笔录一卷见示,予意必陈腐满纸,漫不省也。近因笺注苏诗,试取检阅,则见辨核纪录

  • 金匮玉函经

    八卷。汉张机(详见《伤寒论》)撰,晋王叔和(详见《脉经》)编。张机曾撰《伤寒杂病论》一书,久已散佚。王叔和将张机原著一部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此书与《伤寒论》内容大同小异,虽文词或有不同,但意义皆通

  • 通历

    又名《通纪》 十五卷(缺前三卷),唐马总撰,孙光宪续。马总(?-823),字会元,扶风(今属陕西省)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以后,为义成节度使姚南仲从事。十六年,监军薛盈珍谮之,贬为泉州别驾,后

  • 庄子集解

    八卷。清王先谦(详见《尚书孔传参正》)撰。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博采众说以详解,有的不尽依旧注而附己见。集众者难免繁冗,附己意者有违原旨。王先谦作《庄子集解》,熟悉旧注,参合诸说,互推短长,择其善解

  • 云起轩词抄

    一卷。清文廷式撰。文廷式字芸阁,号道希,自号纯常子,萍乡(今属江西)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编修。著有《补晋书艺文志》。本书卷首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作者《〈云起轩词抄〉序》。卷末附录王

  • 春秋四传通辞

    十二卷。明陈士芳撰。士芳字清佩,海宁(今浙江海宁)人。该书据董仲舒“《春秋》无通辞,随变而移”之语,故名。名曰《四传》,其实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则取与胡安国所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