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上思县志

上思县志

六卷,清黄大受修,黄步青纂。黄大受,字可轩,广西靖西县人,清末增生,民国三年(1914)任上思知县,光绪二十五年(1899)参予修纂《归顺直隶州志》。黄步青,广西上思县人,清末增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州戴梦熊创修州志,乾隆间知州董乘纯再修。民国三年(1914)知县黄大受以县志历经兵燹,多所残缺,欲从事纂修,乃遍谕士绅宿儒,凡有私家撰述笔记,均应汇抄送阅。适得胡燕宾、黄步青以旧有志稿及私人撰记呈览,即聘其躬任厥役,日事编纂。继又添聘黄觐光、陈绍华等绅,或司采访,或任编纂。所有文卷、图书、野史、稗说、谚语歌谣,有关掌故、事实,无不旁搜博引,纪录靡遗,历五月脱稿成书。黄大受披览志稿,觉未尽完备,迁隆土峒隶属上思版域,不可摈诸县外,乃嘱将迁隆土峒一切沿革附入卷内。《上思县志》民国四年(1915)刻本。全志共六卷,卷首五序、修志衔名、总目凡例二十四则。正文分为:舆地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建置志、纪事志、艺文志,共十门。此志因有康熙间重修本及乾隆间残缺钞本,并与《南宁府志》参互考订,又续录近数十年事实,故史料颇为详备,图说精详,是其特色。惟滥载诗文,是其一大病。

猜你喜欢

  • 双仙记

    二卷。清崔应阶(详见《烟花债》)撰。传奇《双仙记》共三十六出,取材于明传奇《陆采记》。作者感到《陆采记》内容不够深广,因而加以增补改作。增加的情节有:节度使朱泚谋反,唐德宗离京避难,李晟起兵平朱此,收

  • 易经渊旨

    一卷。旧本题吴郡归有光(1506-1571)撰。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每卦摘论数条,大抵皆因袭旧说。间有自出新意者,如《说卦传》“坤为

  • 吹网录

    六卷。清叶廷琯(生卒年不详)撰。叶廷琯字紫阳,号调笙(一说字调生),晚号十如老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廪贡生,候选训导。同治(1862-1874)初,举孝廉方正,辞不就,专事著书刊书。著有《欧陂渔话

  • 灵棋经

    二卷。旧本或题汉东方朔撰,或谓淮南王刘安撰,《四库全书总目》云:撰者“其说纷纭不一,大抵皆术士依托之词。”《隋书·经籍志》子部五行类载有“《十二灵棋卜经》一卷”。《日本国见在书目》有“《八公灵棋卜经》

  • 九谷集

    六卷。清方殿元(约1671前后在世)撰。方殿元,字蒙章,号九谷,广东番禺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年(1664)进士,历官山东郯城、江苏江宁二县知县。通经学,并把经术用于吏治,又在故乡置祭田百亩,接济贫困

  • 经义管见

    一卷。清饶一辛撰。饶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此书成于雍正三年(1726)。共有七个图说,周易统天旋卦赋一,说卦传论一,纳音五行论一,古今本得失论一。对于周子太极图、邵子先天图多有攻击驳斥,而饶一辛自己造的

  • 横渠易说

    三卷。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侨居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历云岩令、崇文院校书、太常礼院等职。少孤、自立,喜谈兵。后读佛老之学,累年无

  • 临清州志

    四卷。清于睿明修,胡悉宁纂。于睿明,辽东人,进士,曾任临清州知州。临清州志创修于明,其书散佚。于睿明任知州后,适逢檄各州郡纂修志乘,就邀集州人协商,设局重辑,而成此志。《临清州志》康熙十二年(1673

  • 通志堂汇刻经解

    见《通志堂经解》。

  • 大学问答

    一卷。清赵承恩撰。承恩字省庵,江西金溪人。是篇大旨以王阳明为宗。认为大学乃大人之学,所以使天下人明通公溥。“亲民”的“亲”字不作新解,亲民乃视一家之人如一身,一国之人如一家,天下之人如一国,新民只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