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隋文帝改革

隋文帝改革

隋文帝在位期间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的改革。改革内容: (一)官制方面,中央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作为最高政权机关。三省互相牵制,由内史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度支(民)、都官(刑)、工等六部,分理各项政务。地方“罢郡为州”,即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官。又将地方官吏的任免权限收归中央,地方长官及其主要佐属需每年“朝集”朝廷,由吏部考核优劣,予以黜陟。以后又规定州县佐官三年一换,不得连任,不得选用当地人,以免地主豪强把持本地政治。(二) 兵制方面,规定府兵名册归地方统一管理,垦田数目,一与民同,使北周出现的兵民合一、兵农合一的趋势成为定制。(三) 法制方面,蠲除前世枭首、轘裂、孥戮、鞭刑、宫刑等酷法,并删繁就简,存律令五百条,制成《开皇律》 。(四)选官方面,正式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规定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刺史,可以分科推荐人才,由朝廷考核录用。(五)赋役方面,将成丁年龄由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每年服役期限由三十天减为二十天,调绢由一匹减为二丈,并规定不役者可以庸相代。以后又规定丁年五十,免役收庸。(六)户籍方面,组织人力彻底清查全国户口,核实年龄,规定户等及纳税标准。(七)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更铸新五铢钱,重五铢,强制发行;规定以古尺一尺二寸为一尺(合今29.51厘米),以古斗三升为一升(合今594.4毫升) , 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合今668.19克)。隋文帝的上述一系列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 太平军第一次西征

    1853——1856年(咸丰三至六年)间太平军为控制长江上游各省以确保天京而进行的西征。1853年5月(咸丰三年四月)太平天国派遣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率战船一千余艘溯江

  • 兰台

    (1)官署名。兰台在汉代为殿中收藏图籍之处。因当时以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图籍,故后代魏、晋、宋、齐等朝皆称御史台为兰台。(2)史官代称。东汉班固官至兰台令史,受诏修撰史书,故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3)官

  • 唐征高丽

    唐初,朝鲜半岛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三国均李使与唐来往。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和高昌之后,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以高丽联合百济攻新罗为借口,遣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劲旅四万,战

  • 范缜论神灭

    范缜为齐梁之际人,出身寒门,博通经术,尤精《三礼》。南齐永明年间,为宰相肖子良宾客。肖子良笃信佛教,招揽宾客,于西邸大讲佛经。范缜对佛教深恶痛绝,与肖子良进行激烈争论,驳得肖子良哑口无言。范缜写了《神

  • 耶律章奴政变

    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辽末政治腐败,屡败于女真军,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天祚帝亲率大军讨伐阿骨打,接战不久,辽军败溃,失陷辽阳(今辽宁辽阳)等五十四个州府。御营副都

  • 甘军

    清末甘肃提督董福祥所部清军,多甘肃籍, 故名。董福祥,甘肃固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1862年(同治元年)陕甘回民起义时,率众起义于安化。1867年(同治六年)为陕甘总督左宗棠部刘松山所败,随即投

  •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创制后,约于天赞(公元922年——926年)年间,阿保机皇弟迭刺又仿回鹘文,并吸收汉字某些成分,制成一种自上而下连续直书、笔画比较精简的单音缀方块字, “数少而该贯”,称“小简字”,即俗所谓契

  • 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早最大的新式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鸿章令浙江海运委员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改委唐廷枢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唐廷枢任总办,朱其昂、徐润、盛宣怀、朱其诏等四人先后

  • 冯嫽三使乌孙

    乌孙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起初在祁连、敦煌间生息,后受匈奴压迫西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都赤谷城(今苏联伊什提克附近),武帝为联系乌孙以制匈奴,曾派张骞出使西域至乌孙,又曾先后使江都王刘建女刘细君及

  • 行中书省

    元代政区名,亦指该政区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金时,尚书省臣去地方直接统领军政,称行尚书省事。蒙古进占中原,仿金制,委地方军阀或金朝降官以行省名号。灭金后,在燕京等地曾设行尚书省。忽必烈即位后,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