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会战
太和四年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时与前燕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内)进行的一场战争。参见“桓温北伐”。
太和四年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时与前燕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内)进行的一场战争。参见“桓温北伐”。
春秋末年齐、鲁二国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举行的盟会。公元前500年,齐、鲁二国为结束前段时间的不友好状态,约定在齐地夹谷举行盟会。孔子时为鲁国的大司寇,被指派担任鲁定公的相仪随同前往。会上,齐景公使莱人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穆帝时,桓温任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刺史,曾先后三次北伐。第一次在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率步骑兵四万余人,攻克上洛(今河南商县),并攻入关中,进驻灞上(今陕西西安
宋代复审刑案的中央机构。宋初刑部、大理寺专掌刑狱。太宗为防官吏巧诋诬陷,奸伪卖法,乃加强对刑狱事务的控制。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于禁中增置审刑院,设知院事,详议等官。凡刑案经大理寺与刑部裁断后,报
隋、唐时期中央政权机构的总称。“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魏晋以降,已陆续设立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集书省、秘书省、中侍中省等衙门。隋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五省,唐增设殿中省。其中以
元世祖忽必烈与元成宗铁穆耳统治时期蒙古诸王海都发动的武装叛乱。海都系窝阔台之孙,合失之子。蒙哥即大汗位后,镇压了窝阔台后王的反抗,海都心怀不满。蒙哥死,海都支持阿里不哥,对抗忽必烈。阿里不哥败降,海都
南宋理宗时强买民田以扩大“公田”的历史事件。理宗即位后,官僚贵势之家疯狂兼并土地,国家财政日绌。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知临安府刘良贵、浙西转运使吴势卿和殿中侍御史陈尧道等,迎合权相贾似道之意,建
宋金夹攻辽国的盟约。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掀起抗辽斗争后,辽朝统治迅速走向崩溃。北宋统治者妄图乘机联金兵以夹击辽国,收回燕云失地。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徽宗派马政自登州(今山东蓬莱)渡海与金太祖谈判夹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起义失败后,唐王朝名存实亡,藩镇割据进入藩镇兼并时期。当时较强的藩镇势力有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南)、奉国节度使秦宗权(河南)、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山西)、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明末“三案”之一。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光宗朱常洛即位后患痢疾,内医崔文升进泻药,病情加剧,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两粒,光宗服药死。时人多疑是郑贵妃指使下毒,遂引起争论。东林党人高攀龙、杨涟等要求追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满洲善后协约》。日俄战争以日胜俄败而告终,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沙俄将在中国东三省南部地区的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1905年12月(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