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约束游学章程

约束游学章程

全称为《约束鼓励出洋游学生章程》。二十世纪初年,中国青年学生掀起赴日留学热潮,不少留日学生倾向革命,开展各种反清活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命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商订颁布《约束鼓励出洋游学生章程》,其中包括《约束游学章程》十款、《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十款、《自行酌办立案章程》七款。主要规定:凡中国留日学生非经出使大臣和总监督公文保送或“取具甘结”者,不准入学;由总监督保送的学生入私立学堂亦须经日本文部省认可;中国留日学生不许议论政治或在报上发表干预政治的文章,如有“犯禁”,即行勒令退学;各学堂中设立所谓“考察制度”,用以监视和阻止中国留日学生进行革命活动。

猜你喜欢

  • 伊犁交涉

    沙俄侵占伊犁后,清政府与沙俄进行了多次交涉和谈判。沙俄是乘新疆局势混乱之机,于1871年7月(同治十年五月)以“代为收复”的名义侵占伊犁的。事后清政府即派署理伊犁将军荣全自科布多率兵前往接收,遭到沙俄

  • 晁错削藩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夺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汉初,刘邦在削除异姓诸侯王时,封立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景时期,他们的力量壮大起来, “谋为淫乱”。文帝时晁错任太子家令,曾数上书“言削诸侯事”。景帝前

  • 课田制

    西晋征收田租的制度。司马氏政权在实行占田制同时,还实行课田制。规定:每一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二十五亩。课田在占田之内。“课”即督征地租之意。每人每年按所课田亩数,向政府交纳田租。丁男课田

  • 宗泽守汴

    宗泽,字汝霖,宋金战争中宋朝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靖康时曾在磁州(今河北磁县)招募义勇,力阻金军南下。后又率部进援京师,屡挫金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六月,以七十岁高龄,被李纲推荐受任东京留守、知

  • 大索貌阅

    “大索”即广泛搜索, “貌阅”即“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这是隋朝整顿户籍、检括逃避赋役户口的重要措施。南北朝时,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严查户口,隋文帝先在全国

  • 江陵之变

    西魏扶持肖废梁元帝,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后梁之事。梁武帝死后,子肖绎向西魏割地称臣,于承圣元年(公元552年)称帝于江陵,是为梁元帝。西魏支持元帝消灭其兄肖纶及弟肖纪势力,西魏乘势占

  • 北南大王院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原为契丹迭刺部夷离堇。天赞元年(公元922年),太祖以迭刺部势强难制而析为北院、南院,分置夷离堇。太宗时升北、南院夷离堇为王,因设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分置大王、知大王事及都统军司、

  • 蒙恬北逐匈奴

    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部族,分布在蒙古高原。主要从事游牧,善骑射。战国后期,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深入中原进行掠夺,威胁内地人民的生命财产。赵武灵王在河套一带设九原郡以防御匈奴。战国末年赵国和秦国交战,

  • 黄花岗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亦称辛亥广州起义或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自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萍浏醴之役以来,同盟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均遭失败,人力物力受到很大损失,致使部分会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

  • 开禧北伐

    南宋宁宗时韩仛胄主持的对金战役。宁宗即位后,韩仛胄总揽军政大权,欲乘女真贵族内外交困,势力渐衰之机,北上攻金,以立“盖世功名”, 自固权势。于是解除道学党禁,起用辛弃疾等主战派人物,以求一致对外。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