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农工商部

农工商部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增设商部,又将矿务铁路总局并入,兼办农工及铁路事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并工部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后铁路、矿务等项事务移归邮传部。主官为尚书、侍郎,1911年(宣统三年)改称大臣、副大臣。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曾改称实业部;北洋政府时期一度分设农林、工商两部,后又并为农商部。

猜你喜欢

  • 圣学会

    清末成立于广西的维新派团体。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京、沪强学会被查封,康有为南下,于次年至桂林讲学,与唐景崧、岑春煊、蔡希邠等发起成立圣学会。该会以尊孔教、传圣道、育人材、救中国为宗旨。会章规定

  • 昆山军

    见“常胜军”。

  • 穆泰、陆睿兵变

    北魏孝文帝在位(公元471年——499年)时,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反对迁都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迁都引起了鲜卑贵族中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二十年冬,孝文帝任命穆

  • 下邳之战

    曹操进攻刘备的一次战役。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南下攻许(治今河南许昌),欲消灭曹操。为解后顾之忧,曹操派刘备前往徐州(治今山东郯城)堵击由淮南北上的袁术。刘备到了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即公开反

  • 王二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年间,陕北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而明朝政府又严催赋税,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北澄县饥民在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下,以墨涂面,冲进

  • 中俄声明和中俄蒙协约

    民国初年沙俄为侵吞中国领土外蒙古强迫北京政府签订的两个不平等条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沙俄乘机借口保护领事馆,派军队进入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策动外蒙反动的王公贵族于10月18日宣布

  • 牛租

    又称牛赋。五代时淮河地区杂税之一。后梁太祖朱全忠渡淮作战时,曾掠淮南民牛千、万头。后悉数配给淮北诸州百姓,受牛户则输纳牛租。以后虽时移代改,但牛租犹在,成为百姓身上的额外负担。广顺三年(公元953年)

  • 假民公田

    两汉时代,封建国家掌握有大量国有土地,在动乱年代或灾荒饥馑岁月,为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朝廷把公田租借给贫民进行生产,收取租税,称为假民公田。接受假田的对象有流民、郡国贫民、无田者。田地有公田、游猎地、

  •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

    元末北方农民大起义。因起义者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领袖韩山童,原籍栾城(今河北栾城西),其祖父因传播白莲教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领袖刘福通,颍州(今安徽阜阳)人。韩山童、刘福

  • 佛山团练局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利用团练形式组成的反侵略武装团体。1857年12月(咸丰七年十一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广州附近各乡义勇奋起自卫,三元里一带九十六村联合南海、番禺等县绅民在佛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