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伊利汗国

伊利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十三世纪中叶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成吉思汗西征期间即已攻占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公元1231年窝阔台又遣大将搠里蛮西征,攻灭花剌子模算端(意为国王,今译为苏丹) 札阑丁,征服并招降了波斯大部分地区。公元1252年旭烈兀奉大汗蒙哥之命再次统兵西征。公元1256年攻灭木剌夷国(位于今伊朗马赞德兰省)。公元1258年攻陷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灭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公元1259年进军叙利亚。次年春,旭烈兀闻知蒙哥死讯,于是留部分兵力继续征进,而自率余军返回波斯。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期间,旭烈兀拥护忽必烈,忽必烈遂将阿姆河以西地区划归旭烈兀统治,于是形成了伊利汗国(旭烈兀及其后继者自称伊利汗。伊利,突厥语,意为“从属”)。其领土,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至小亚细亚,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都城始为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后曾迁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孙丹尼牙(今伊朗阿塞拜疆苏丹尼耶)。十四世纪中叶以后,伊利汗国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及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而趋于瓦解。十四世纪末,兀洼思汗建立的札剌亦儿朝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伊利汗国的统治遂告结束。

猜你喜欢

  •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割据局面。参见“魏”、“蜀”、“吴”。

  • 永嘉之乱

    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率众反晋夺权,建立汉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军攻破洛阳,俘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参见“刘渊、石勒反晋”。

  • 上海租地章程

    即《上海地皮章程》,亦称《上海租界章程》。1845年11月29日(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一日)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贝尔福借口《南京条约》有关规定,诱迫苏松太道宫慕久擅自制订并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共二

  • 大成国

    参见“广东天地会起义”。

  • 张仪误楚

    战国时秦相张仪欺骗楚怀王,拆散齐楚联盟的事件。战国时,齐、楚二国为了对抗强秦,曾结成联盟。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要讨伐齐国,忧虑齐、楚的联盟,于是宣称张仪免去秦的相位,派张仪入楚,劝

  • 袁晁起义

    唐代宗时期浙江地区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安史乱后,北方州县多被战火,萧条残破。国家财赋所出,江淮居多。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租庸使元载按户向江淮一带人民追征天宝末年以来租调,见百姓有粟者,即发兵围之

  • 秘书省

    官署名。东汉桓帝时始置秘书监,隶太常寺,掌禁中图书秘籍。曹魏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兼管图书籍册。晋设秘书寺,置监、丞等官。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长官为秘书监,隋炀帝时称秘书令。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曾一

  • 江北大营

    1853年3月(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分兵渡江占领重镇扬州。清钦差大臣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各军进至扬州城下扎营,是为江北大营。扎营之初,兵员万人左右。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諴为解决军需困难,

  • 三案

    明末宫廷中“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参见“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中的一派。又称米道、鬼道、天师道。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又因道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