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自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以及秘密宗教白莲教。义和拳、梅花拳最初流行于山东、直隶等地,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相号召,设坛练拳,吸引群众参加。大刀会属白莲教系统的八卦教分支。这些不同源流的秘密结社和秘密宗教,经过长期对立、渗透、分化、演变,到十九世纪末,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汇合成一支反帝爱国的洪流,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参加义和团的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水手、脚伕、渔民和其他劳动群众。义和团首先兴起于山东、直隶。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山东冠县人阎书勤与直隶威县人赵三多领导冠县蒋家庄(今属河北省威县)竖起了“助清灭洋”旗帜,举行反教会起义,遭到清军镇压,反帝怒火迅速蔓延,直隶威县、曲周、枣强、衡水、南宫、开州、东明等州县,山东平原、茌平、临清、博平、高唐、恩县、禹城的鲁西北地区,以及直隶、山东交界地区,到处都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进行着反侵略斗争。义和团没有统一组织,统一领导,其组织按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划分为八大系统,每个系统又分总坛、坛,坛的首领称大师兄、二师兄等名目。妇女则有红灯照、青灯照等组织。各坛独立,互不统属,有时以传帖等方式,聚众攻打教堂,临时配合行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下半年,义和拳逐渐改称义和团。1900年春,义和团在华北、东北各省迅猛发展,在京、津、保三角地带形成强大声势,仅北京城内坛厂就多至八百余所。义和团的迅猛发展和帝国主义的要挟恐吓,使清政府在对义和团的“剿”与“抚”、对帝国主义的“战”与“和”上摇摆不定,争吵不休。6月16日(五月二十日)至6月19日(五月二十三日)慈禧太后经过四次御前会议激烈争论,支持了载漪、刚毅等抚团剿洋的主张。20日(二十四日)下令围攻东交民巷各国使馆,次日公开对外宣战,并发布上谕全面招抚义和团,派出团练大臣控制义和团。帝国主义在义和团兴起之初,不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清政府撤去毓贤山东巡抚职,换上了袁世凯。继而以护使为名,增兵四百余名进驻北京。6月10日(五月十四日)英、法、日、俄、德、美、意、奥八国组成二千余人的侵略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由天津出发,乘火车进犯北京,沿途受到义和团的阻击。17日(二十一日)凌晨,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侵略军袭陷大沾炮台,进而进攻天津。义和团与清军展开了英勇的天津保卫战。在清政府宣战前后,英、美等国策动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搞“东南互保”。在北方,八国联军于7月14日(六月十八日)攻陷天津, 8月14日(七月二十日)攻破北京城,次晨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和一批王公大臣仓皇出逃,逃奔西安,委任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李鸿章为谈判代表,向列强乞降议和,并于9月13日(八月二十日)下令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攻占京津后,在烧杀抢掠的同时,继续增兵至十万,进犯张家口、保定、山海关等地。沙俄出兵十七万余侵占东三省。在八国联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经过列强之间的分赃争吵,并与清方长期讨价还价,各国公使于12月(十一月)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次年9月7日(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秩序完全确立,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义和团并没有屈服,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仍然坚持斗争。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直隶广宗爆发了景廷宾起义,揭出了“扫清灭洋”的旗帜,把反帝和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侵略野心,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猜你喜欢

  • 汉鄂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元军攻占襄阳(今湖北襄樊)后,南宋命张世杰率兵固守郢州(今湖北钟祥),封锁汉水。同时增修加固鄂州(今湖北武昌)一带城垣工事,控扼长江咽喉。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军出襄阳,绕

  • 兰台

    (1)官署名。兰台在汉代为殿中收藏图籍之处。因当时以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图籍,故后代魏、晋、宋、齐等朝皆称御史台为兰台。(2)史官代称。东汉班固官至兰台令史,受诏修撰史书,故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3)官

  • 楚(钟相)

    南宋钟相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建政权。参见“钟相、杨么起义”。

  • 蓝田之战

    战国中期秦败楚的战役。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今陕西、河南两省间的丹江以北)之战,楚军大败后,楚怀王大怒,倾全国兵力再攻秦,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西三十里),楚军大败。韩、魏乘楚败袭击楚

  • 桀克有缗

    夏桀对东方诸侯国有缗的征服。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继位时,各地诸侯与夏的臣属关系纷纷解体。为了维持夏的统治,桀以武力威逼东方诸侯在有仍(今山东省济宁东南)举行盟会,结果激起有缗氏(位于今山东金乡东北)的公

  • 泌之战

    春秋时期楚庄王为建立霸权与晋国展开的一场战争。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发兵攻郑,围郑都三月,及至晋国救郑之军到来,郑已降楚。晋军将帅对于是否与楚交战意见不一。中军主帅荀林父主和,其佐先縠坚决主战,并不待

  • 高邮之战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元军与张士诚军在高邮进行的一次战争。至正十四年正月,张士诚在高邮建国,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九月,顺帝命中书右丞相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进讨,西域、西番亦发兵相助。出师

  • 月氏西迁

    月氏,古民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今甘肃敦煌与青海祁连间,逐水草随畜迁移, 善骑射,兵达十万人。汉文帝时,冒顿单于攻破月氏,后月氏王又为匈奴老上单于所杀,因而被迫西迁,击走塞人,占有今伊犁河地区。后遭乌孙

  • 五等爵制

    旧说分封制下授予诸侯的五个等级的爵位。《礼记·王制》: “王者之制爵禄,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但据近人研究,我国古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周代畿内贵族兼作王官者多称公;畿外较大诸侯则称

  • 毕昇活字版

    北宋杭州布衣、书肆刻工毕昇,于仁宗庆历(公元1041-1048年)时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用方块胶泥刻单字,以火烧之使硬。另设一铁板,均敷以松脂、蜡、纸灰合成之药。再置铁框于其上,在框中密排胶泥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