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韦应物

韦应物

【生卒】:737—793

【介绍】:

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高门望族,曾祖韦待价是武后时宰相,祖父韦令仪做过宗正少卿。少年时代练习武艺,有很高的骑射本领。凭着门荫和武艺,十五岁时就当上了玄宗的侍卫,颇有得意之感。因此沾染了不少纨袴子弟的不良习气,后来对此表示悔恨,又毫不遮掩地将这些不光彩的事写入诗中,可见其性格率直豪爽的一面。安史叛乱使他失去了侍卫之职,只好向扶风、武功一带逃难。两三年的逃难生活对他的教训一定很深,冷酷的现实也逼得他只好走科举之途以求进身,于是决心折节读书。乾元二年(759)左右进入太学。但早年当侍卫时带来的劣根性难以根除,当玄宗于宝应元年(762)死去以后,他失去依恃,遭人排挤,只好离开太学。后来历任洛阳丞、高陵宰、鄠县令、栎阳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故称韦江州或韦苏州。在韦应物的世界观中,儒家仁政爱民思想起着主导作用。在历任地方官任上,他努力实践这一信条,努力做些有益于民生的事。如赈济灾民时,顶着烈日,毫无怨言。基于这样的思想,他常常自责很严,和农民有了一些共同语言。他为农业丰收而喜悦,为农民深受兵凶徭赋的残害而担心,宁愿受上司责备甚至被免官归田,也不愿苛虐地敲剥人民。这使他的田园诗有了自己的鲜明特点,如《观田家》真切地写出了农民的喜悦和希望,辛劳和痛苦,反映了唐代农民受剥削之惨重,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韦应物是大历年间著名诗人。他的诗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风格潇洒自然,淳厚朴实,清远简净中时见秾丽,淘洗锤炼而又生机活泼。在有唐一代诗人中,卓然自成名家。白居易《与元九书》说他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明代钟惺《唐诗归》说:“韦苏州等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永之趣,落笔自然清妙,非专以浅淡拟陶者。”田园诗外,悼念亲人的诗如《出还》,写得极其真挚感人,山水诗以《滁州西涧》最为有名。诗集以《四部丛刊初编》本《韦刺史诗集》、《丛书集成初编》本《韦苏州集》较通行。陶敏等有《韦应物集校注》,孙望有《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事迹见宋王钦臣《宋嘉祐校定韦苏州集序》、沈作喆《补韦刺史传》、《唐诗纪事》卷二六,参孙望《韦应物事迹考述》、傅璇琮《韦应物系年考证》、罗联添《韦应物年谱》。

【生卒】:735?~792?

【介绍】: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排行十九。出身名门望族,十五岁即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安史乱后,失职流落。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德宗建中二年(781)擢尚书比部员外郎。三年出为滁州刺史。贞元元年(785)任江州刺史,世称“韦江州”。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人称“韦左司”。四年出为苏州刺史,故世称“韦苏州”。约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韦应物为中唐著名诗人。其诗众体兼擅,尤长于五言白居易评曰:“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韦诗题材广泛,而以山水田园诗最著。后人往往将他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或与柳宗元并称韦柳。又将其与陶渊明并称陶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五言古诗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刘熙载又将他与元结并提,认为“元、韦两家皆学陶”,而“韦苏州忧民之意如元道州。”(《艺概·诗概》)有《韦苏州集》(又称《韦江州集》)行世,存诗560余首,《全唐诗》编为10卷。《全唐诗补编》补4首。

猜你喜欢

  • 天长地久

    《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主,故能长生。”本谓天地存在久远。亦用以指时间长久。刘长卿《行路难》:“君不见高山万仞连苍旻,天长地久成埃尘。”

  • 延寿

    【生卒】:904—976【介绍】:五代高僧。俗姓王,字冲玄,号抱一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为余杭库吏、华亭镇将。佞佛。年二十八,出家于杭州龙册寺,从令参学禅。后至天台山嗣德韶禅师,习诵《法华经》

  • 擢发续罪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魏人范雎事魏时曾遭中大夫须贾的迫害,范雎逃至秦国,易名张禄,为秦相。后须贾使秦,范雎数其罪,须贾自谓“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后因以“擢发续罪”谓罪恶之多。李白《雪谗诗

  • 伯劳

    ①鸟名。额部和头部两旁毛黑色,颈部蓝灰,背部棕红,有黑色波状横纹。善鸣。皇甫镛《和武相公闻莺》:“华馆沉沉曙境清,伯劳初啭月微明。”②《玉台新咏》载古词云“东飞伯劳西飞燕”,故后常以“伯劳”指离别之人

  • 仪鸾殿

    宫殿名。在东京洛阳。隋炀帝大业间,有野雀飞集宝城朝堂前,有司诈称鸾凤来仪,因于其地建仪鸾殿。李世民有《仪鸾殿早秋》诗。

  •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

    宋郭知达辑。见《九家集注杜诗》。

  • 李义山诗解

    清陆昆曾著。昆曾,字圃玉,华亭(今属上海)人。原书刊于雍正四年(1726),刻印俱佳,但流传极罕,上海书店1985年据之影印。该书不分卷,书首附录诸家诗评及《旧唐书》本传。陆氏认为李商隐长于七律,“直

  • 七言诗

    全篇为七字句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七言诗句在《诗经》、《楚辞》时代就已产生,但全篇为七字句者到汉代才出现,到唐代时七言诗走向成熟,不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在诗歌的声调、押韵、对仗和表现形式诸方面都达到空前

  • 檀口

    形容女子红艳美丽的嘴唇。韩偓《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

  • 铜驼陌

    即铜驼街。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中。为汉代洛阳宫门前的大道,因门旁有铜铸骆驼,故称。刘禹锡《忆春草》:“金谷园中见日迟,铜驼陌上迎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