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陆贽

陆贽

【生卒】:754—805

【介绍】:

字敬舆,行九,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大历八年(773)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累迁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贞元八年(792)四月拜相,十一年贬忠州别驾。卒谥曰宣,故世称“陆宣公”。新、旧《唐书》有传。贽工诗文,尤长于制诰政论。《全唐诗》存诗3首又2句。

【生卒】:754—805

【介绍】:

唐代政治家、骈文家。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大历八年(773)进士及第,中博学宏词,授华州郑县尉。又以书判拔萃,改为渭南主簿。迁监察御史。建中四年(783)以祠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朱泚之乱中,追随德宗左右,当时诏书大都由他起草,时号“内相”。德宗还京后,陆贽由谏议大夫转为中书舍人。贞元八年(792)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居相位期间,敢于犯颜直谏,指陈弊政。曾揭露两税法实行后的各种积弊,主张废除两税以外的一切苛敛,直接以布帛为计税标准。还主张积粮备荒,改进防务、选贤任能、纳谏推诚等等。后为奸臣裴延龄所谗,贞元十年(794)冬罢为太子宾客,贞元十一年(795)春贬为忠州别驾。顺宗即位后下诏征还,诏书未至而卒,年五十二岁,谥曰宣。世称陆宣公。陆贽从政期间写下大量的制诰和奏议。这些文章都是骈体文。他向来不满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文风,并自觉地进行抵制。在古文家们大力开展古文运动的同时,对传统的骈体文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为此,他有目的地师法汉魏文章,又继承“燕许”融散入骈的传统,斫雕为朴,改华从实。为文之时,该骈则骈,该散则散。一般说来,历举数事,他多用骈句,但到了叙述事情的时候则多用散行,可以说,他是真正识骈散之体要的人,使二者各得其所,各尽其宜。此外,陆贽又采取“运单成复”(王闿运《王志》)、散行承转、力求朗畅、少用典故、加长骈句、加长篇幅等一系列具体方法改造骈体文,一扫传统骈文之积弊。总之,他在骈文由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病态美文转变为文质相扶的经世有用之文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文章突出的特点是语言通俗明白,流畅自然;议论说理深刻透辟,既恳切婉畅又切于事情。如《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上行之则下从之”一段,骈散结合,以散行之气运偶俪之辞,议论明白畅达,说理深切于事情,轻松自然,如行云流水。因此,苏轼说他的文章“开卷了然”(《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刘熙载说他的文章“正实切事”(《艺概·文概》),纪昀说他的文章“反复曲畅,不复见排偶之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陆贽文章,对后世作家影响极为深远。一方面,其骈体文开了赵宋四六散化的先河: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继承他骈散结合的创作方法,使四六骈文更加散化。后来的李纲、汪藻等人在奏议一类文章上也尽力师法他,力求朗畅,娓娓而谈。另一方面,其骈体奏议又成为清人章奏一类文章的先导:清代曾国藩、张之洞等人都曾师法陆贽奏议。他们所写的章奏一类文章也以散行之气运偶俪之辞,该骈则骈,该散则散,清切自然,完全是陆宣公家法。由此可见,陆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相,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特别是骈文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存《唐陆宣公翰苑集》,又称《唐陆宣公集》,有二十四卷本、二十二卷本,其中包括制诰、奏草和中书奏议三部分。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陆贽原有《备举文言》二十卷,诗文赋表状十五卷,但多已不传。《全唐诗》存诗三首,《全唐诗补编》补断句二句;《全唐文》存赋七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有年谱数种。

猜你喜欢

  • 暮春送客

    【介绍】:韩琮作。见《暮春浐水送别》。

  • 贤圣物

    指酒。白居易《咏家酝十韵》:“应是世间贤圣物,与君还往拟终身。”参见“贤人”。

  • 樵风

    《后汉书·郑弘传》“郑弘字巨君,会稽山阴人”李贤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

  • 唐诗三百首详注

    陶今雁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本书编目全按四藤吟社主人刊本,个别诗题作了变动,如白居易的《草》,则按本集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又极少数诗篇的作者也作了变动,如《金缕衣》的作者原署杜秋娘

  • 绛纱

    见“绛纱帐”。

  • 仙游

    ①指远出修仙问道。李白《题元丹丘颍阳山居》:“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亦泛指游览风景名胜。李愿《登瀛洲阁》:“公余自多暇,尊酒奉仙游。”②仙逝。死的讳词。权德舆《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之一:“宫仗黄

  • 卢子谐

    【介绍】:见卢汝弼。

  • 赤精

    见“赤精子”。

  • 御风客

    指列御寇。相传他能驾风而行,故称。亦泛指仙人、道士。储嗣宗《送道士》:“泠然御风客,与道自浮沉。”

  • 别舍弟宗一

    【介绍】:柳宗元作。元和十一年(816)春,宗元堂弟宗一自柳州(今属广西)去江陵(今属湖北),宗元作此诗送别。于诗中表达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抒发了自己宦海浮沉、远遭贬谪的愤懑与愁思。诗风遒劲苍健,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