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散文家。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郡望太原(今属山西)。生卒年不详。进士及第。大历中官郃阳令。迁洛阳令。贞元六年(790)为杭州刺史。入为大理少卿。十二年(796)官御史中丞。次年出为虢
文集。唐马周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马周集》十卷。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五篇。
本指襄阳一带妓女。亦泛指妓女。亦作“大堤倡”。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施肩吾《襄阳曲》:“大堤女儿郎莫寻,三三五五结同心。”参见“大堤”。
东汉郑玄有才德,通儒业,人称“郑君”。大将军袁绍镇冀州时,大会宾客,派专使邀请郑玄,郑玄最后至,被请上座,饮酒一斛,而容仪如常。事见《后汉书·郑玄传》。后因以“袁绍杯”谓受到尊贵者的款待。杜甫《秋尽》
即借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借对》引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诗家有假对,本非用意,盖造语适到,因以用之,若杜子美‘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韩退之‘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借‘丹’对‘白’
【介绍】:刘禹锡《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诗句。寒风透室,灯影闪烁,飞雪打窗,一片清寒萧索景象。正是“竟夕不能寐”之所见所闻所感。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时人。贞元十年(794)进士及第。与陈羽有交往。《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赋二篇。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三。
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东南。相传舜帝葬于此地九疑山中。《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卢纶《送从叔牧永州》:“五侯轩盖行何疾,零陵太守登车日。零陵太守泪盈巾,
唐代张籍、王建的并称。二人年龄相同,情谊深厚,多相互酬赠之作,都擅长乐府诗,风格相近,后人因并称之。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张王乐府,天然清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
【介绍】:赵州高邑(今属河北)人。博学多识,神龙至景云(705—711)中历中书令、太府卿、黄门侍郎。爵至赵郡公。卒谥懿。《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