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翰林学士集

翰林学士集

许敬宗等撰。残存一卷,原系唐写卷子本。此卷原藏日本奈良东大寺东南大院,14世纪转藏于歧阜羽岛之真福寺。1612年,真福寺迁入尾张国(今属爱知)。1945年,寺毁于战火,此卷幸得保存,今存名古屋真福寺。此卷清末由陈矩影写携归,光绪十九年(1893)有贵阳陈氏影刻本,又收入《灵峰草堂丛书》。而以傅璇琮编《唐人选唐诗新编》本最为完备。此本共收唐太宗、许敬宗、郑元、于志宁沈叔安张后胤张文琮陆搢长孙无忌杨师道朱子奢褚遂良上官仪高士廉刘洎岑文本郑仁轨刘子翼等18人诗13题60首(另有许敬宗序1首)。附录《翰林学士集》原目、陈田序、日本森立之解题、傅云龙跋。

总集。编者不详。唐写卷子本,今残存诗一卷,墓志(下)一卷,原藏日本尾张国真福寺。清陈衡山奉使日本,购得《翰林学士集》诗一卷之传钞本,携回国内,光绪年间,由陈田影刊传世。这部诗文总集早在唐代就流传至日本,而华夏反而失传,所以历代公私书目均未见著录。它的题名是后人所加,原题名不详。陈田《翰林学士集景刊本序》云:“考翰林学士开元时始置,集皆初唐人诗,无缘得加此名。集有御诗而题翰林学士,亦殊不当。后人见集中多应制诗,遂妄以翰林学士题之耳。”所考良是。日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及陈田序均疑是集乃许敬宗编集,然尚无直接证据。是集残本收诗六十首,计:唐太宗九首,长孙无忌四首,上官仪五首,杨师道褚遂良各三首,刘子翼二首,许敬宗二十二首,序一篇,岑文本刘洎朱子奢于志宁沈叔安张文琮、郑元、张后胤、陆、高士廉、郑仁轨各一首,失名诗二首。集中有四十八首诗、六位诗人,未见于《全唐诗》,是辑佚唐诗的原始资料;是集诗作文字较《全唐诗》优胜,诗题下所列撰人官衔,或可与两《唐书》印证,或可补两《唐书》之缺失,足资校勘考证,颇有学术价值。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唐人选唐诗新编》以陈田影刊本为底本校印。

猜你喜欢

  • 特底

    犹特地。故意,特为。王维《慕容承携素馔见过》:“空劳酒食馔,特底解人颐。”

  • 望梅阁老

    比喻徒有虚名的官职。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 李中虔

    【介绍】:见李敬方。

  • 同轨会

    《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后因以用作皇帝葬礼的典故。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一:“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 陈元光

    【生卒】:657—711【介绍】:唐代诗人。字廷炬,号龙湖。河东(治今山西永济)人,一作光州(治今河南光山)人。高宗总章元年(668),领光州乡荐,名居榜首而未第,遂从其父戍闽。父卒,代领其众,任玉钤

  • 星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由东向西分为十二等分,叫十二星次。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星次绝轩台,风衢乖禹服。”

  • 开说

    陈述;进言。引申为阐发解说。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开说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 权同光

    【介绍】: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生卒年不详。权若讷弟。高宗朝进士及第。历官河南县尉、长安县丞、翰林详定学士。能文。卒后,权德舆之父编其文为二十卷,安史乱中亡佚。今无作品传世。事迹见唐权德舆《唐

  • 梁藻

    【介绍】:字仲华,长汀(今属福建)人。南唐总殿前步军梁晖子。性萧散,不乐仕宦。《全唐诗》存诗1首。

  • 学院

    学校。王建《赠田将军》:“初从学院别先生,便领偏师得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