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习郁、晋代习凿齿皆襄阳盛族,且才高德重。后以“习家流”代指出身襄阳的才德之士。李益《送襄阳李尚书》:“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参见“习家池”、“习凿齿”。
霍松林、尚永亮选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14.5万字。收入《中学生文库》。本书选录了李白的150多首诗,逐一作了解说。为了便于了解李白的思想发展脉络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全书按体分类,每一
语出《老子》。本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做成。后常以喻有大作为的人往往成功较晚。欧阳詹《徐十八晦落第》:“嘉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
指梅福。亦用以咏县尉。钱起《送陆三出尉》:“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介绍】:一作《天津桥春望》。雍陶作。此诗描写东都洛阳宫阙的衰破。虽然红霞依然倒映水中、翠柳照旧摇曳岸边,但是那重重宫殿无不紧闭双门,就连那当年夜夜欢歌的上阳宫也是毫无生气,以致于宫莺难奈其中寂寥,口
犹恩宠,恩惠。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追我复追君,次第承恩私。”
南朝梁彭城人。曾官太子洗马、中庶子兼通事舍人等。兄弟七人俱有文才,孝威行六,其长兄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说,盖谓孝威最擅写诗。见《梁书·刘孝威传》。后因以谓人有诗才。韩栩《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征南官
【介绍】:姚崇作。诗写羁人秋夜旅思,饶有情致。程元初曰:“‘桂含秋树晚’,喻伤时迟暮之意。‘影入夜池寒’,喻清虚寒苦之意。‘灼灼云枝尽’申‘桂含’句,喻言时虽迟暮而性行光洁莹净也。‘光光草露团’申‘影
古时风俗,天久旱不雨,将瘦弱困病者曝晒,乞望天公哀怜之而降雨。语出《礼记·檀弓下》:“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郑玄注:“尪者面向天,天哀而雨之。”杜甫《雷》:“大旱
诗歌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唐诗“以时而论”,有“盛唐体”,注:“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其“诗辩”称:“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盛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