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指公孙述,西汉末茂陵人,更始时,在成都恃险聚众自立为蜀王。晋代左思《蜀都赋》谓之“跃马称帝”。骆宾王《畴昔篇》:“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诗集。唐郎士元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郎士元诗》一卷。《遂初堂书目》作《郎士元集》,但无卷数,《直斋书录解题》作一卷。宋刻未见传世。此本为明人辑刻,以体编次,分两卷,合诗六十三首。前后无序跋、无总
陈瑶玑著。全书共分五部分,即杜工部之先世、杜工部年谱、杜诗对后世之贡献、结论、附录。内容广泛。论及对后世之贡献,更分别论述了对华夏后世之影响,及对东瀛诗坛之影响,颇有参考价值。该书为台湾弘道文化事业有
【介绍】:唐代道士。生卒年、籍贯不详。晚唐时道士。大中年间,居燕中,授王叡丹诀,以治其病,并赠以歌诗二首。《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神仙感遇传》卷一。
指六十岁。《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司空图《新岁对写真》:“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
【介绍】:中山(治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隋仁寿中,为汉王府参军。唐初为司勋员外郎。显庆中,卒于黄州刺史任上。《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文集(误作杜之高)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元和姓纂》卷六、《太平
【介绍】:唐代辞赋家。鍼,一作缄。湖南(治今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咸通初,以辞赋知名。仕取不遇。曾为《角觝赋》,传诵于世。赋风豪壮,在唐人律赋中独具特色。代表作为《登吴岳赋》、《羿射九日赋》。《全
刘开扬著。见《唐诗论文集》。
即颜回。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参见“颜回”。
谓等候诏命。亦为官名。唐制,以京官若干人在朝中值班,以待皇帝诏问,称待制。张九龄《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