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隐士刘驎之字子骥。史称其为南阳人,志存遁逸,好游山泽。事见《晋书·隐逸传》。陶潜《桃花源记》曾提到刘子骥曾思循迹游桃花源,未果而死。后因以“子骥”为咏隐逸放游之士或桃花源之典。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切磋琢磨。李商隐《安平公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介绍】:见戴察。
【介绍】:见薛登。
指强忍住气恨。水神《霅溪夜宴诗》之二:“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
【介绍】:唐代诗僧。江南人。生卒年、事迹不详。代宗时有诗名。卒,张谓有《哭护国上人》诗。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一七《唐京师章信寺崇惠传》之高僧崇惠,杭州(今属浙江)人,大历三年(768)与太清宫道士史华
【生卒】:602~664【介绍】: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苦研佛法。感于各师说法不一,贞观三年(629)自长安西
唐代王勔、王勮、王勃的合称。三人为兄弟,均善文辞,才藻相类,时人杜易简称之为“王氏三珠树”。见《旧唐书·王勃传》。
晋石崇的字。石崇家有巨资,富可敌国,尝与王恺斗富。事见《晋书·石崇传》。后因以“季伦”为咏豪富之典。储光羲《秋庭贻马九》:“迭宕孔文举,风流石季伦。”孟郊《伤时》:“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总之。湖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会昌三年(843)王起三知贡举,作诗酬和友人贺诗。石贯于该年被王起录为进士及第,因作诗相和。大中四年(850)为太学博士。《全唐诗》存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