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毛文锡

毛文锡

【介绍】:

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唐末进士及第。仕五代前蜀,官至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曾两次遭贬。前蜀亡后,不知所终。一说归后唐,不久又仕后蜀。为花间词派重要作家。《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词32首。

【介绍】:

五代词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唐太仆卿毛龟範之子。生卒年不详。十四岁,进士及第。仕前蜀,官翰林学士承旨,迁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进文思殿大学士,又拜司徒,仍判枢密院事,因称毛司徒。与宰相张格、宦官唐文扆争权,被谮,贬茂州司马。随后主降后唐。未几,复事后蜀,与欧阳炯等五人以小词为后蜀主孟昶所赏识,供奉内廷,尤工艳语。《花间集》录其词二十二调二十七首,《尊前集》仅录《巫山一段云》一首。王国维辑有《毛司徒词》,收入《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文锡词多为供奉内廷而作,以质直为情致,时而流于率露。《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就调使事,“远风”四句,摹写云气,氤氲蓊渤,满于纸上,传诵当世。《更漏子》(“春夜阑”),实中寓虚,着意烘托少妇春思,婉而多怨。其中“红纱一点灯”,推为秀句。《甘州遍》(“秋风紧”),以朴实生动的语言,描述边塞寒苦与戍卒浴血御敌的悲壮场面,下开北宋边塞词先河。《临江仙》(“暮蝉声尽”),意象缥缈,情致迷惘,亦清新可读。别有《前蜀纪事》二卷、《茶谱》一卷,已散佚。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

猜你喜欢

  • 马令

    【介绍】:见马友鹿。

  • 一去不复还

    犹一去不复返。张生妻《梦中作》:“良人一去不复还,今夕坐愁鬓如雪。”

  • 孔父伤时

    孔父,指孔子。《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 未展芭蕉

    【介绍】:钱珝作。以花拟人的咏物诗。首句绘芭蕉之形:茎干挺立,如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次句传其神:蕉心卷缩,新叶未吐,仿佛还怕春寒。芳心语意双关,既写花心,又喻少女之心;三四句又翻进一层:未展芭蕉正如古人

  • 入羊中

    据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载,汉末左慈有异术,曾在曹操的宴席上当众于盘中钓出二条鲈鱼,皆三尺余,生鲜可爱。后来曹操郊游,左慈又用异术将酒店的酒菜摄来,百官莫不醉饱。曹操知其行妖术,欲害之,左慈走避羊群中变

  • 郭泗滨

    【介绍】:见郭圆。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介绍】:岑参作。约于天宝十三载(754)赴北庭途经武威时所作。诗写作者与故友在凉州客舍夜宴的情景。前六句描写了弯月秋风、琵琶声传、十万人家的凉州夜景,展现了边城重镇的繁华气象,也流露出作者凄冷落寞的

  •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介绍】: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其四末二句。这两句描写雨后风住,杨柳静静地垂条披拂的媚态,一句“可怜”把杨柳柔弱娇美的姿容描绘得活灵活现,可谓传神之笔。难怪查慎行评二句“无意求工,自成绝调。”(《白香

  • 宴镐

    《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东汉郑玄笺认为此是叙武王在镐京与群臣饮宴。故后以“宴镐”为天下太平君臣同乐之典。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三:“戈偃征苗后,诗传宴镐年。”

  •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介绍】:张祜《题金陵渡》末二句。星火,星星点点的灯火。两三星火,谓灯火稀疏。瓜州,亦作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县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与镇江相对。本江中沙洲,积沙渐多,其状如瓜,故名。二句写江中夜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