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①冯至编选,浦江清、吴天五合注。作家出版社1956年12月初版,11.2万字。本书共选杜诗264首,按照原诗作的时间、地点编为八卷。第一卷是安史之乱以前的诗;第二卷是战乱期间的作品;第三卷是杜甫秦州及入蜀途中所作;第四、第五、第六卷是杜甫在成都、往来梓州、阆州及回居成都时期所作,第七、第八两卷是杜甫居夔州、出峡、流寓荆、湘时期的诗。诗的编年基本据前人所排定,各诗附有简要的注释,包括释题、释词、释句。没有作整段疏解,没有总释全篇大意,留待读者去思考、领会。书前有冯至所撰“前言”、“例言”。本书为建国后最普及最受读者欢迎的杜诗选注本之一。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②潭江居士编注。该书序言中,概括论述了唐代“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杜甫家世,生平思想与诗歌创作,特别通过与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等盛唐重要诗人的比较,指出他们的主要作品多在“安史之乱”前,之后即进入末期,独有杜甫与之相反,杜诗反映的正是从繁荣到衰落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此书只选杜诗51首,有题解、注释、语译,简介写作背景,注释词语,串解句意,译诗为文,极便览读。1957年香港世界出版社出版。③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共选杜诗204首,诗题下有说明,介绍写作年代、地点,及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后有注释,对词语典故作注释或考证。简明扼要,论析中肯,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杜诗选本之一。其书为集体编注,著名学者冯沅君、陆侃如、萧涤非、关德栋都参加了编写,由殷孟伦、袁世硕、董治安最后定稿。此书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1980年出版。④李惟建译,汉英对照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全书选取杜甫有代表性的诗作40首加以英译。书前有英文前言,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成就。⑤梁鉴江选注。原由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为刘逸生主编《中国历代诗人选集》之一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重印。本书选取杜诗名作110篇,每篇都有题解、句译、注释和简析。一些难字还标有普通话和广州话的读音。前言中扼要介绍了杜甫的地位、生平和诗歌的艺术特点。

猜你喜欢

  • 何曾箸

    指饮食豪奢。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莫空文举酒,强下何曾箸。”参见“何曾食万”。

  • 遗则

    【生卒】:751—830【介绍】:唐代高僧。遗,一作惟。俗姓长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初从张怀瓘学草书,独尽其妙。好经史,尤乐佛书。后出家,从牛头山慧忠学达磨心法,传其道。

  • 抱关者

    谓守门人。战国时侯嬴曾为大梁夷门抱关者。后以“抱关者”指低级小吏,或泛指地位卑微者。李华《奉寄彭城公》:“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亦作“抱关人”、“抱关吏”。崔膺《感兴》:“白屋抱关人,青云壮心死。

  • 清平调词三首

    【介绍】:李白作。乐府新辞。《乐府诗集》卷八十列于《近代曲辞》,题为《清平调》。唐李濬《松窗杂录》云:“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

  • 种杏

    三国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让病愈者植杏树,多年后郁然成林。后以杏易谷,赈济贫者。三百年后乃去,颜色如三十许人。事见晋葛洪《神仙传》卷六。后因以“种杏”为咏隐士、道者之典。钱起《过瑞龙观道士》:“鹤待

  • 陈伯材

    【介绍】:《全唐诗》卷三九陈子良诗《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及《咏春雪》二诗下署一作陈伯材诗。疑伯材乃陈子良之字。

  • 张诚

    【介绍】:见张諴。

  • 傍临

    临近。陆龟蒙《江南曲五首》之二:“傍临谢山侧,恰值清风起。”

  • 郑缙

    【介绍】:生平事迹无考。《全唐诗》收诗2首。其中《莺》诗一作孙处玄,又作郑愔,归属难定。

  • 邺中赠王大

    【介绍】:李白作。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邺中,即邺郡,唐属河北道,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王大,即王昌龄。高凤,后汉隐士,南阳叶县人,曾隐于西唐山中。石门山,在叶县西唐山东北。因高凤曾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