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躔
【介绍】:
见李回。
【介绍】:
见李回。
古兵书名。相传为汉初黄石公所作,分上略、中略、下略,故称三略。又:三国蜀刘备欲取益州,庞统曾为之陈上、中、下三条计略。后用以泛指兵书及军事谋略。虞世南《出塞》:“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介绍】:字垂之。生卒年、籍贯不详。会昌四年(844)状元及第,与项斯、赵嘏、马戴等同年。咸通元年(860)至三年(862)为浙东观察使王式幕从事。六年(865),自驾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九年(868
【生卒】:?—939【介绍】:五代虔州虔化(今江西赣州)人。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又称廖齐。父爽,永州刺史。兄匡图。匡齐仕楚,以功署决胜指挥使,与溪州蛮战死。《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选集。唐殷璠编。二卷。此书编成于天宝末年或其后。编者自序认为,唐代诗歌至开元十五年(727)“声律风骨始备”,而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三十五人(今本实为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因从开元二年(714)
滨水之地。古为隐士居处。钱起《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觉路经中得,沧洲梦里寻。”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
传说古代有一口井,人饮其水而得寿。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乃丹砂汁溶入井水所致。见晋葛洪《抱朴子·仙药》。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见“白纻”。
①平常,平时。元稹《代九九》:“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②常常。张籍《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作活每常嫌费力,移居只是贵容身。”
钦州电厂工人理论小组等注译。197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李贺诗40首。诗前有“说明”,后有“注释”和“译诗”。该书把李贺视为“具有法家思想”的诗人(《前言》),有当时“评法批儒”思潮的烙印。
①耳朵和眼睛。亦代指听和看。白居易《登香炉峰顶》:“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②喻指辅佐、亲信之人。语本《书·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