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益

李益

【生卒】:748—827

【介绍】: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排行十。将家之子。早年曾居于陇上,后迁居内地。二十岁前后,即有诗名。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调郑县尉。六年(771),中讽谏主文科,迁郑县主簿。罢职后,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幕,曾随其北征至朔方。臧卒,罢归。建中元年(780)正月,在长安。后再赴渭北,入朔方节度等使崔宁幕,随其巡行至夏州。二年(781),罢归。四年(783),拔萃登科,授侍御史。贞元二年(786)秋在华阴,寄诗于宰相齐映。后入朔方节度使杜希全幕,出入五原、上郡四五年。七年(791),在邠宁节度使张献甫幕,与李观有交往。八年(792),奉使至河中,与内兄卢纶诗酒唱酬。十三年(797),游河东、河北,入幽州节度使刘济幕。进营田副使。罢归后,十六年(800),游扬州,与刘禹锡有交往。元和元年(806)前后,授都官郎中。三年(808),与杨於陵等主试贤良方正科,取牛僧孺李宗闵。进中书舍人。出为河南少尹。约元和七年(812),入为秘书少监。自负才地,多所凌忽,谏官举其在幽州所作《献刘济》诗有“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语,降为太子右庶子。不久复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穆宗即位,迁右散骑常侍。曾与李绛等谏阻穆宗幸华清宫。长庆四年(824)转左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以礼部尚书致仕,是年卒。

李益是中唐著名诗人。同时人令狐楚御览诗》选其诗,数量居全集之首。其诗可分边塞、妇女、咏怀、山水、酬赠等类。边塞诗成就最高,是中唐最杰出者。它们叙写了边塞战争实况、边塞风光和日常生活,赞扬广大将士的报国精神,反映并同情边防战士的不幸和痛苦,揭露和抨击唐政府守边无策,边将腐败无能,表现诗人从军报国的壮烈情怀,以慷慨悲凉为主要特色。就体裁而言,七绝成就最高。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谓:“七言绝句,中唐以李庶子(益)、刘宾客(禹锡)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谓:“李益五古,得太白之深;所不能者,淡荡耳。”代表作《夜上受降城闻笛》,当时人以为歌辞,后人誉为“绝唱”;《送辽阳使还军》,好事者画为屏障。从军边塞时所作《度破讷沙二首》、《盐州过胡马儿饮马泉》、《塞下曲》、《从军北征》、《春夜闻笛》,其他如《喜见外弟又言别》、《江南曲》、《长干行》等,都是传世名篇佳作。《郡斋读书志》著录《李益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作《李益集》二卷。传世有《李益集》、《李君虞集》或《李尚书集》,或为一卷,或为二卷。《全唐诗》编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注李诗者有范之麟、王亦军二种。郝润华有《李益诗歌集评》。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卞孝萱有《李益年谱稿》,谭优学有《李益行年考》。

【生卒】:748—829

【介绍】:

字君虞,行十。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徙居郑州(今属河南)。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六年中讽谏主文科,授郑县(今陕西华县)尉,迁主簿。建中四年(783),又登拔萃科,为侍御史。官低位卑,抑郁不得志,先后从军朔方、鄜坊、邠宁、幽州等地,任职幕府,度过了二十多年的边塞军旅生活。元和元年(806),入朝为都官郎中,历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集贤学士,累迁太子右庶子、秘书监、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以礼部尚书致仕。年82卒。新、旧《唐书》有传。李益身经九朝,阅历丰富,诗名卓著。其诗题材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他诸体兼工,尤擅七绝。胡应麟谓“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诗薮·内编》卷六)现存诗160余首,《全唐诗》编为2卷。有《李益集》行世。

猜你喜欢

  • 良价

    【生卒】:807—869【介绍】:俗姓俞,会稽诸暨(今属浙江)人。幼年出家,从马祖弟子,后历参谒南泉普愿、沩山灵祐、云岩昙晟等,倡五位君臣说,其弟子曹山本寂发挥而开曹洞一宗。喜以诗言禅,颇具特色。以其

  • 碧海

    传说中的海名。在扶桑之东,水色碧,甘香味美。蓬莱仙山即在其中。见《海内十洲记》。杜甫《卜居》:“未成游碧海,著处觅丹梯。”

  • 殷芊

    【介绍】:祖籍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生卒年不详。武德元年(618),沈法兴承制百官,芊为其尚书左丞。李子通即吴皇帝位,以芊为太常卿。后任唐东宫学士。《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殷

  • 侯叔起

    【介绍】:见侯喜。

  • 五言律诗

    亦省称“五言律”、“五律”。指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律诗。全诗五言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格式,且上下句平仄相反。除首两句与末两句外,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介绍】:权德舆《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诗句。烟芜,烟雾笼罩着杂草。敛,收聚,合拢。二句描写重阳节时景色,烘托了菊花耐寒傲霜的品性和精神。

  • 荀家

    ①指东汉荀淑家。参见“荀家兄弟”。②指晋荀勖。勖工于声律,故后人以“荀家”为精通音律的人的代称。吴融《闻歌》:“贯珠一夜奏累累,尽是荀家旧教词。”参见“荀勖”。

  • 了无

    全无。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

  • 王国华

    【介绍】:唐代人。余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全唐诗》卷五四八误收为薛逢诗。

  • 李浩弼

    【介绍】:五代前蜀后主时翰林学士,尝随后主出游,与王仁裕、韩昭等人沿途终日酬唱吟咏。行至剑州西,有猛兽跃出搏一人去,后主命从臣赋诗以记,浩弼有《从幸秦川赋鸷兽诗》1首,《全唐诗》仅存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