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煜

李煜

【生卒】:937—978

【介绍】:

初名从嘉,即位时更名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嗣位,在位十五年,史称后主。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攻破金陵(今南京),亡国出降,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市),封违命侯,实被软禁,不久,被逼服毒而死,终年42岁。新、旧《五代史》有传。后主多才多艺,诗、词、文、书、乐、画皆精,其词尤负盛名,清丽婉转。被俘至汴京后,把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写进词里,眼界始大而感慨遂深,始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其“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祖”(《诗薮·杂编》卷四)。《全唐诗》收诗18首又32句,词35首。《全唐诗补编》补收诗1首又11句,词6首。

【生卒】:937—978

【介绍】:

五代词人。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钟山隐士),又称莲峰居士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早年封为吴王,并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时“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开崇文馆,招集才士,共同研讨诗词经籍。建隆二年(961)嗣位金陵,史称后主。时南唐已奉宋正朔,沦为宋王朝附庸,国势日隳,难以挽回。后主苟且偷安,好豪侈,耽声色,崇奉佛教,以求解脱。开宝四年(971),宋灭南汉,屯兵汉阳。后主遣七弟从善朝宋,去唐号,改称江南国主,贬损仪制,岁贡钱粮。八年(975),金陵被围,肉袒出降。被执北赴,受封为左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于汴京。

李煜好读书,工诗文,善书画,尤长于翎毛墨竹,“洞晓音律,精别雅郑”。有文集三十卷,《江南别录》谓其“文有汉魏风”;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典论》”(马令《南唐书》卷五)。多已散佚。今可考见者,有《全唐诗》所录诗十八首、断句三十二,《全唐诗补编》补一首又十句、移正一首;《全唐文》存文七篇,《唐文拾遗》补四篇;词三十余首,见《南唐二主词》。

李煜词分前后两期,以开宝八年降宋为界。前期以写豪华的宫廷生活和艳情韵事为主。《玉楼春》(“晚妆初了”)和《浣溪沙》(“红日已高”)都是当时南唐君臣欢饮狂舞、醉生梦死生活的写真。《菩萨蛮》三首(“花明月黯”、“蓬莱院闭”、“铜簧韵脆”)则为后主与小周后偷情的实录,与花间词近似。只是《清平乐》(“别来春半”)抒写国难家愁给他带来的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和无由摆脱的精神负担,造语平淡,含意深邃,情景相生,声情郁抑,较为健康可诵。后期,李煜成了宋王朝的阶下囚,备受凌辱,“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所作词主要是抒写对“往事”、“故国”的眷恋和不甘屈辱而又无可奈何的浓厚感伤情绪与郁闷心情。其成就远远超过了前期。如《破阵子》(“四十年来”)、《虞美人》(“春花秋月”)、《乌夜啼》(“无言独上”)、《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代表作,即景抒怀,感慨今昔,字里行间倾注着一种难以排遣的失落感和悲怆欲绝的心绪。后主不尚藻饰,长于白描。词里往往借助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神情动作的艺术再现,倾泻自己的深哀巨痛。语言清丽自然,比喻新颖贴切。如《清平乐》(“别来春半”)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用不择地而生、生命力旺盛异常的“春草”来比喻“离恨”,令人不难想像到词人离恨的旋灭旋生,绵延不绝。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尝谓“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也。”后主以清丽著称,自有其朴素的自然美。李煜在词的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于扩大词的取材范围,从而提高词的地位。李词能摆脱花间窠臼,转而踵武唐诗、尤其是绝句,把词推向了直白抒情的阶段,使词的创作由闺阁庭院引向现实人生。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这为后来词的健康发展闯出了新路。事迹见新、旧《五代史》本传,马令《南唐书·后主书》,陆游《南唐书》本纪,《十国春秋》本纪,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南唐二主年谱》。

猜你喜欢

  • 阮家

    ①指阮肇。代指佳胜山水。杜牧《宿东横山濑》:“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参见“阮郎①”。②指阮瑀。亦泛指有文才的佐吏。郎士元《送李敖湖南书记》:“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参见“阮瑀”。③指阮

  • 鹿皮翁

    即鹿皮公。传说中避于山间木阁的神奇人物。见汉刘向《列仙传·鹿皮公》。亦代指隐士。杜甫《遣兴三首》之三:“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

  • 白鹿洞二首

    【介绍】:王贞白作。游白鹿洞,感而赋七绝两篇。白鹿洞,在江西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唐贞元中,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于庐山,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谓其所居曰“白鹿洞”。后渤为江州刺史,

  • 香雪

    ①指白色的花。韩偓《和吴子华侍郎令狐昭化舍人叹白菊衰谢之绝次用本韵》:“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②指女子化妆用的香粉。韦庄《闺怨》:“啼妆晓不干,素面凝香雪。”

  • 髯参

    即髯参军。晋郗超的外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宠礼》:“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髯,珣状短小,于是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 □光

    【介绍】:失姓,大中、咸通间在世。幼孤,与威、裒姊妹三人皆擅诗,鱼玄机见三人联句后大为欣赏,并有和作。《全唐诗》收三人联句诗1首。

  • 喻凫

    【介绍】:唐代诗人。喻,又误作俞。一说字坦之,误。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贞元中。元和、大和中谋仕于长安,久不第。与段文昌、贾岛、无可、李商隐等交往酬和。开成中游泾州,谒节度使王

  • 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

    【介绍】:杜荀鹤《舟行即事》诗句。杜氏喜写行旅之景,不同的是这两句诗却充满了另一种色调:秋水澄明,白鹭高飞,红蓼呈色,暮山猿鸣,白云遥深。尽管以暮色为基调,却意境开阔。

  • 仙源

    ①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亦代称道教寺观。权德舆《晚秋陪崔阁老张秘监阁老苗考功同游昊天观》:“方驾游何许!仙源去似归。”②特指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

  • 往事余山色,流年是水声

    【介绍】:张祜《隋宫怀古》诗句。言山川依旧,人事全非,岁月无情,仍然随着那滔滔河水不停地在流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