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公伯寮。春秋鲁人,孔子弟子。曾向鲁大夫季孙谮败子路。《论语·宪问》:“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后或代称诬陷他人者。萧颖士《江有枫一篇十章》之十:“公伯之愬,则如予何?”
【生卒】:818—851【介绍】:芮城(今属山西)人。河中府中条山阳道静院道士。大中五年(851)五月,食丹药,留诗1首而卒。诏赐其院为升仙院。《全唐诗》存诗1首。
豹的一个斑纹。比喻事物很小的部分。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似豹一斑时或有,如龟三顾岂全无。”
见“洛神”。
【介绍】:苏州(今属江苏)人,一作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温庭筠外甥。曾官偃师尉。以儒学名世,亦工诗。《全唐诗》存其刺世讥时之作《古兴》诗2首。
指晋代陶潜。因其曾任彭泽令,故称。杜甫《复愁十二首》之十一:“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介绍】:唐代文学家。祖籍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生卒年不详。好自写书,笔不释手。太宗贞观中,为持书侍御史,迁复州刺史,亳州刺史。高宗永徽元年(650),表献《太宗文皇
三国魏曹操有计谋,有一次行军中,军中无水,将士干渴,曹操假说前方有一片梅林,以缓解将士的口渴之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或以“遥止渴”为咏梅之典。李峤《梅》:“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介绍】:贞元四年(788)进士。《全唐诗》存诗3首。
【生卒】:902—970【介绍】:五代文学家。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祖籍南阳(今属河南),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少隐嵩山。后唐同光四年(926)进士及第。同年,因其父为明宗所杀,遂南奔归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