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寄韬光禅师

寄韬光禅师

【介绍】:

白居易作。约作于宝历元年(825)至二年,时任苏州刺史。韬光禅师,唐虔州(今属江西)天竺寺僧人,曾在灵隐寺出家。此诗描写了韬光禅师出家的杭、虔二天竺寺的风光,在写景之中也暗示出韬光禅师的经历,并能以景衬人,对韬光禅师予以赞誉。形式上在不破坏律诗格律的前提下,妙用连珠体,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圆润和谐。翁方纲云:“此等处,皆足见古人之脱化。”(《石洲诗话》卷二)陈衍评云:“此七言律创格也。惟灵隐、韬光两寺实一寺,一山门实两山门者,用此格最合。其余‘东西涧’、‘南北峰’、‘前后台’、‘上下界’,无一字不真切。故此诗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石遗室诗话》卷一九)

猜你喜欢

  • 宪府

    指御史台。杜甫《哭长孙侍郎》:“礼闱曾擢桂,宪府既乘骢。”

  • 龟曳尾

    《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后因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

  • 全唐诗简编

    高文主编,孙方、佟培基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本书收录唐诗约5500首,作者550余人,并补充了若干新发现的唐诗。入选诗篇均据多种版本作了校勘,纠正了旧版本的刊误不当,对重出和误收的作品

  • 赋得

    【介绍】:刘长卿作。一作皇甫冉诗,题作《春思》(全)。见《春思》②。

  • 同冠峡

    地名。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北部。韩愈贞元十九年(803)贬阳山时,有《同冠峡》诗。

  • 杨花扑帐春云热

    【介绍】:李贺《蝴蝶飞》诗句。杨花,柳絮。春云,指漫天飞舞如云的柳絮。这是一种“通感”的手法,钱钟书曾举此句为例,说明“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词句”(《七缀

  •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介绍】:刘禹锡大和七年(833)作。诗借中秋赏月以表现情志。初读之,八句皆为写景,是说在月光之下,万物都变得洁净无尘,以至于使人间也似乎变成了玉京。细味之,作者尽力创造的这种清丽高洁、令人神往的境界

  • 王德真

    【介绍】:唐代诗人。真,一作贞。生卒年、籍贯不详。高宗总章元年(668)为乾封县令。历任司封员外郎、吏部员外郎。调露二年(680)四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相高宗。同年九月罢为相王府长史。文明元年

  • 太史

    古代官名。周时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及天文历法等。秦汉时称太史令。魏晋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唐时称太史局,掌历法。①指史官。亦特指汉代司马迁。杜甫《社日两篇》:“陈平

  • 琅玡寺

    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玡山中。原称宝应寺,又曰开化寺、开化律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唐大历六年(771)刺史李幼卿与僧法琛所建。此后历代均有重修或增筑。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明月观、三友亭、无梁殿、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