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宿武阳即事

宿武阳即事

【介绍】:

孟浩然作。一作《宿武阳川》。又作《宿武陵即事》,当误。武阳,在今四川彭山东北,本汉武阳县。作“武陵”者,或傅会桃花源事,当系误解诗中“人物是秦馀”意。按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慎王五年(前316),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川,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据此,则“人物是秦馀”即谓武阳当地人是秦军残杀之馀的后裔。诗当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孟浩然入蜀经彭山时作。武阳川,即指汶江,亦名导江。诗写泊舟武阳时日落川暗、猿啸潭空及渔歌夜传、鸡鸣报晓的静寂飘缈的景色。将自然真实的景物描写与历史故实融合一起,虚实相生,情韵悠长。

猜你喜欢

  • 汝南晨鸡

    即汝南鸡。刘禹锡《平蔡州三首》之二:“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参见“汝南鸡”。

  • 金华山

    在今浙江金华市北。相传上古仙人赤松子在此修道升仙。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又相传晋丹溪人黄初平牧羊金华山中,有道士领至金华山石室,留四十余年不还家。后其兄黄初起寻得之,兄弟共弃家修道,初平改字

  • 参错

    交错搀杂。白居易《法曲美列圣》:“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杜甫《次晚洲》:“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

  • 裴草然

    【介绍】:约为初唐诗人。《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营平

    指汉代名将营平侯赵充国。赵充国以善骑射补羽林郎,为人沉勇有大略,通四夷事。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以功拜中郎将,又击定武都氐,迁水衡都尉,擢后将军。宣帝时以功封营平侯。七十余岁时,仍能领兵讨西

  • 崂山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东部。古称劳山、牢山,亦名辅唐山、鳌山。有大小二山相连,大曰大崂山,小曰小崂山。最高点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自古有“神

  • 牛后

    比喻从属于他人。《战国策·韩策一》记载:苏秦以约纵游说诸侯,他曾用谚语“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劝说韩国国君不要顺从秦国。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

  • 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

    〔日〕丸山清子著,申非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5月出版。16.3万字。本书系作者对《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成果。作者在书中将逐年发表的论文汇集为两编,内容包括,“以《白氏文集

  • 幽幽

    ①深暗貌。韩愈《将归操》:“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②微弱;轻微。温庭筠《罩鱼歌》:“两浆鸣幽幽,莲子相高低。”

  • 阮肇

    据传为东汉剡县人,曾与刘晨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居半年,归家时世上已为七代矣。后因以“阮肇”为咏求仙问道之典。韩偓《梦仙》:“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参见“阮郎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