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短歌

唐短歌

刘念兹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编者本着“不求其全,而在体备”之精神,编录唐代127家短歌461首。编者认为,短歌乃唐人创体之一,系指无曲调的徒歌,有章句,有韵叶,其特点是按声成律,顺口成韵,随兴起止,不拘一格。其体源于汉魏之古风、谣谚。编者选录的标准是:唐诗中之绝律、曲有定腔者、长歌行者、曲辞联章者,均不入录;谣谚及拟乐府之有变化者间录之,百字以上者入长歌,亦不入录。取录来源以《全唐诗》、《乐府诗集》为主,遍及敦煌歌辞、各家文集及新近文物之发现者。所录短歌,依叶韵之情况,分片书写,片与片之间,均空二格。歌后之校订,首在著明录辞本源,次溯调始,详异文,辨歧说,并剖析短歌结构等。全编分初、盛、中、晚四期,每位作家均有简略之小传。

猜你喜欢

  •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介绍】: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三四句。表现作者淡泊名利的心境与读书自适的情怀,以及简约冲淡之志趣。具有坦荡胸襟与自适境界的诗人形象,隐于诗中。且用典精切,可谓入木三分,洵为唐诗名句。王安石曾用

  • 荷衣

    用荷叶缝制的衣裳。《楚辞·九歌·少司命》描写神人少司命身穿荷衣,后因以“荷衣”代称隐士或处士的衣服。亦用以代指高士。岑参《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草堂开药裹,苔壁取荷衣。”亦作“荷裳”。王昌龄《送欧阳

  • 情绪

    ①谓缠绵的情意。张九龄《杂诗五首》之四:“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顾夐《临江仙》词之三:“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②心情,心境。韩偓《春闺》:“醒来情绪恶,帘外正黄昏。”③情由;端绪。程长文《狱中书

  • 任翻

    【介绍】:又作任蕃。唐末诗人,尝居台州。能诗,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升堂者。刘克庄称其诗多“佳句”(《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全唐诗》存诗18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台州早春》诗

  • 崔向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七年(719),官右补阙。《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所附小传。

  • 陶潜

    晋代浔阳人,字渊明,一说字元亮。为人有才气,然嗜酒傲物,性好散淡,不与俗士交往。曾为彭泽令,郡督邮至县,县吏告诉陶潜应束带前往拜见,潜自叹:“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因此弃官归田园隐居,作《归

  • 崔珪

    【介绍】:唐代诗人。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崔神庆之子。玄宗开元中,历仕主客员外郎、怀州刺史,太子詹事。开元末、天宝初,迁太子左庶子。与兄中书舍人崔琳、光禄卿崔瑶俱列棨戟,时人号曰“三戟崔

  • 施肩吾

    【介绍】:字希圣,号栖真子,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北宋有华阳子施肩吾,与栖真子当为二人。元和十五年(820)进士,未等授职即归隐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为人颇有仙风道骨,不恋人间利禄,张籍赞之曰

  • 两半

    道家指阴阳。无名氏《度世古玄歌》:“始青之下月与日,两半同升合为一。”

  • 采菖蒲

    传说阳城人王兴闻仙人教汉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遂得长生。见晋葛洪《神仙传·王兴》。李白《嵩山采菖蒲者》:“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