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刘秩

刘秩

【生卒】:?—760?

【介绍】:

字祚卿,行十六,刘知几第四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开元进士,累历左卫兵曹、陇西郡司马、给事中、尚书右丞、国子祭酒、阆州刺史、抚州长史。富才识,曾谏杨国忠勿夺哥舒翰兵权;曾为房琯参谋;著有《政典》35卷,他著数十卷。晚年坐房琯党贬官,病卒。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诗1首。

【介绍】:

唐代文学家、史学家。字祚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刘知幾子,排行十六。玄宗开元时,进士及第。二十二年(734),任左卫兵曹,转左监门卫录事参军,迁宪部员外郎。天宝间,除陇西郡司马。安史乱起,哥舒翰守潼关,杨国忠欲夺兵权,秩自陇西上书言事,云:“翰兵天下成败所系,不可忽。”肃宗至德元载(756),迁太子右庶子,给事中,佐房琯为参谋,二载(757),官尚书右丞,转为国子祭酒。乾元元年(758)六月,贬为阆州刺史,不久又贬为抚州长史。病卒,赠尚书左丞。刘秩富于才学,李华称他“才倾迁固”(《祭刘左丞文》);梁肃也称他“述作之盛,德行之美,追纵孔门”(《给事中刘公墓志铭》)。于开元末,采经史百家之言,取《周礼》六官所职,撰分门书三十五卷,号曰《政典》,房琯见其书,以为“才过刘更生”。此书《新唐书·艺文志三》有著录。杜佑在此基础上,“因而广之”,成《通典》二百卷。秩尚有《止戈记》七卷、《至德新议》十二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另有《指要》三卷,见《新唐书》本传。诸书均已佚。《全唐诗补编》存诗一首,《全唐文》、《唐文拾遗》存文四篇。事迹见唐李华《祭刘左丞文》,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房琯传》。

猜你喜欢

  • 李若立

    【介绍】:唐代编纂家。自称少室山处士。生卒年、籍贯、世次不详。应试不利,为处士。曾执教于馆塾,寻师千里,访道七川,撰成类书《籯金》七卷,共百篇。《新唐书·艺文志》等均未见著录,清末发现于敦煌遗书中,尚

  •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

    【介绍】:杜荀鹤《秋宿临江驿》腹联。上句写归宿之迟,下句写晨行之早,从渔舟火影、驿路铃声之中看出诗人行旅之艰辛。从视觉写、从听觉写,文笔变化。

  • 南歌子词二首

    【介绍】:一作《添声杨柳枝辞》。温庭筠作。二首皆民歌体小诗。前首讽喜新厌旧者。结句“人”字似当本作“仁”,以果核内有仁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别有人。后首写别离相思之情,用谐音双关手法。“深烛”即“深嘱”;“

  • 云浮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隐匿于芒砀山间,头上常有云气飘浮,后果立汉为高祖。后因以“云浮”为咏帝王祥瑞之典。骆宾王《过故宋》:“云浮非隐帝,日举类游童。”亦泛指仕进。王维《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 甘英

    东汉西域都护班超的掾吏。和帝永元九年(97)奉命出使大秦,至西海(波斯湾)而还。见《后汉书·西域传》。杜牧《郡斋独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

  • 唐诗合选详解

    清刘文蔚编撰。文蔚字伊重,又改豹君,号柟亭,又号石帆山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隆时优贡。此书共十二卷,收诗约四五百首,各体皆收,以诗体排列。五七言古诗皆以李、杜为多,五七言绝句以李白、王维、王昌龄

  • 唐观

    【介绍】:字黄若。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太宗至高宗时人。曾官秘书监、河西令。有时名。本传称有文集三卷,但未见著录。作品已佚。事迹见《旧唐书·唐俭传》附传。

  • 曹宪集

    文集。唐曹宪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曹宪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 石城

    即今南京市。相传古时有女名莫愁,善歌谣。有古乐府《莫愁乐》咏之,其词曰:“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后因用为咏美女或妻子、情人之典。李群玉《送萧十二

  • 顾况诗集

    顾况著,赵昌平校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6万字,为《百花洲文库》之一种。本书以《全唐诗·顾况诗》为底本,参校诸本加以整理校订。全书计收诗239首,联句1首,断句10则。此书分四卷及补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