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卷四三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喜《雅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歌尘”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郑谷《蜡烛》:“多情更有分明处,照得歌尘下燕梁。”
合集评本。宋严羽、刘辰翁评点。崇祯二年(1629)闻启祥刻本,小筑藏板。此书首列闻启祥《沧浪须溪评点李杜诗序》,其云:“刘评杜诗久传于世,无可与匹。兹于樵川旧家忽得严所评李诗从未经刻者,合之,如延平龙
【介绍】:唐代诗人。成都(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一说即韦应物永泰元年(765)前后在洛阳所作《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诗之“雍聿之”。贞元前后在世。数举进士不及第,漂泊潦倒于四方。诗长于绝句,多咏物
【介绍】:宋之问作。陆浑,山名,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山庄即作者别墅。中国人对时间的推移非常敏感,花开叶落,霜降雪飞,无不牵动情肠。此诗前六句即抒发由节令的变化而产生的无可言述的哀感。后二句音调陡变,于萧
汉高祖刘邦接受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为之斋戒,设坛场,举行了隆重的拜将典礼。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以“登坛”为荣任将帅的典故。姚合《赠卢大夫将军》:“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贾岛《寄长武朱
【介绍】:杜牧作。开成四年(839)春,杜牧由宣州赴官入京,行经南阳时,道中遇雨,就向道旁农家避雨,主人准备饭食殷勤地招待他,他就作了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直写道经南阳。次联描写农村秀丽的景色。三联描
①方可。李白《远别离》:“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②竟可。李华《杂诗六首》之四:“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③宁可;宁愿。《敦煌歌辞总编·失调名·远征行》:“女人束妆有何妨?妆束出来似神王。
指阴历七月十五日。传说目莲救母时,佛言须于七月十五日具百味五果于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后佛教于此日作“盂兰盆会”,道教作“玄都大献”。唐代此日禁屠宰,斋戒,京城张灯、大设道场,士民出游,为一时盛会。花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宪宗至穆宗时人。进士及第。与费冠卿同时。冠卿长庆中不应征召,萧建寄诗称许之。官终礼部侍郎。《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
【介绍】:①(全)杜牧作。这首诗写从长安远望中的秋景。全诗紧扣“望”字,从地上、空中、山色三个不同的角度选景,意境高远,格调清新,臻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地。尤其是“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二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