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字对”。借对的一种。指一个词为多义词,它在诗句中的意义本不合对仗,但却用它的另一义项在本诗中构成对仗。如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诗中“角”为“画角”之“角”,与“月”不
见“塞上翁”。
战国时越人庄舃仕于楚,后患病思乡,于病中以越中家乡话吟咏。见《史记·张仪列传》。后因以“吟越”为因病思乡之典。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
亦作“昆仑丘”。即昆仑山。传说为天帝所居之所。后因用以咏仙境或咏玉(昆丘产玉)。武元衡《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
【介绍】:孟郊作。见《织妇辞》。
楚帐,指项羽的军帐。项羽被围于垓下,于帐中听到四面皆楚歌,知大势已去。见《史记·项羽本纪》。李商隐《泪》:“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传说战国时赵人琴高行彭、涓之术,能乘鲤鱼出游。见汉刘向《列仙传·琴高》。韦庄《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轻如控鲤初离岸,远似乘槎欲上天。”亦用以咏仙道之事。王贞白《送芮尊师》:“他年控鲤升天
装有茱萸的佩囊。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囊盛之,佩身以避邪。郭元振《子夜四时歌·秋歌二》:“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见“李径成蹊”。
【介绍】:约肃宗、代宗时在世。曾任补阙。晚年不得志,长期在恒州、赵州一带漫游。《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