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智耀

高智耀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官至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至上京(今属黑龙江)病逝。追封为宁国公,谥文忠。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猜你喜欢

  • 马显

    【介绍】:明广平府广平人。正统七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十四年,从英宗北征,土木堡之役,几没于阵。景泰初进都给事中,指陈得失,多所裨益。被忌,出为河东都转盐运使,擢四川左布政使,镇压边民起事。成化六年擢

  • 崔铣

    【生卒】:1478—1541【介绍】:明河南安阳人,字子鍾,一字仲凫。崔陞子。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时,历官翰林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斥王守仁“良知”说为霸儒。学者称后渠先生。嘉靖初,

  • 明神宗刘昭妃

    【生卒】:1557——1642天启、崇祯时,曾掌管太后玉玺。性谨慎厚道,抚爱诸王。庄烈帝待之如大母。曾以岁首朝见,见帝坐着睡觉。太后不叫惊醒,命用衣披帝身上。帝醒,起谢。太妃为之哭泣。崇祯十五年死。

  • 斜卯爱实

    字正之。中策论进士。正大间,累官翰林直学士兼左司郎中。天兴元年(1232),上书请解卫绍、镐厉二王族禁锢,哀宗感其言,始解禁令;又谏括京城粟,诏罢括粟令。时近侍权重,爱实上章谏,遭近侍诬陷,送有司,遇

  • 绵愉

    【生卒】:?—1864【介绍】:清仁宗第五子。嘉庆间封惠郡王,道光间进亲王。咸丰间曾为奉命大将军,与僧格林沁防御太平军,留京师。同治初,受命在弘德殿督责穆宗读书。卒谥端。

  • 吴坤修

    【生卒】:1816—1872【介绍】:清江西新建人,字竹庄。捐纳从九品,分发湖南。咸丰间为湘军水师司军械。旋领新募“彪字营”,转战赣、皖。同治间官至安徽布政使、署巡抚。曾刊《半亩园丛书》。有《三耻斋诗

  • 杨师道

    【生卒】:?—647【介绍】:唐弘农华阴人,字景猷。杨恭仁弟。善草隶,工诗。隋末自洛阳归唐,尚桂阳公主,超拜吏部侍郎。太宗贞观十年,代魏徵为侍中。性周慎谨密,未尝漏泄内事。十三年,转中书令。后罢知机密

  • 孙嘉之

    【生卒】:657—739【介绍】:唐潞州涉县人。弱冠以文章著称。武则天垂拱、载初间,诣洛阳,献书阙下,极论时政。因抵忤不合,遂投太学常调。天册万岁中,登进士第。拜蜀州新津主簿,补河南缑氏尉,改王屋主簿

  • 自觉

    【生卒】:?—795【介绍】:唐僧。博陵望都人。少于本州开元寺出家。肃宗至德二载,于镇州受戒。寻往灵寿禅法寺,习律论九年,造其微旨。代宗大历元年,卜居平山重林山院。恒赵节度使张忠志礼重之。后住镇州大悲

  • 施邦曜

    【生卒】:1585——1644字尔韬,余姚(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为官有政绩。性好山水。崇祯时,累迁左副都御史,李自成入京师,自缢死。赠河南道御史,谥忠介。清赐谥忠愍。【生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