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燮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性仁孝,母患背疽,吮去脓血。母肢体伤痛,朝夕按摩。双目为药气熏瞎,三年始愈。郡大饥,变产相济,全活无数。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性仁孝,母患背疽,吮去脓血。母肢体伤痛,朝夕按摩。双目为药气熏瞎,三年始愈。郡大饥,变产相济,全活无数。
本名忽鲁,完颜宗望子。初以宗室子迁特进。天德中,授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加开府仪同三司,除工部尚书,封曹王。正隆中,降封沈国公、北京留守。正隆末,海陵王杀宗室,逃入汾州。世宗即位,封寿王,改西京留守
【介绍】:或作大戊、天戊。商代国君。太庚之子,雍己之弟。时商衰微,太戊任用伊陟、巫咸等人治理国政,商复兴。称中宗。在位七十五年。
字子愚,济宁(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授南阳推官,以廉平著称。官吉安知府、左布政使。隆庆时,历官工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上理财疏万余言,讲选兵、铸钱、积谷最切,卒不能尽行。内行修洁,见高拱以首辅掌铨选
字世休,表氏(今甘肃高台西)人。北周小司徒宁子,有文武才干。隋炀帝时,积军功至左光禄大夫,左骁卫将军,得炀帝信任。从军攻高丽失利,除名。不久起为燕郡太守。高开道军围城,祥称病不视事。城破被擒。开道送祥
【生卒】:?—945【介绍】:五代时应州金城人。少善骑射,初事李克用为偏校。累建军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领蔚州刺史。后晋高祖即位,改镇泾原,加同平章事。少帝嗣位,移广晋尹。德珫幼与李嗣源俱事克用,故诸
詧长子。詧立为世子。早卒。(,参见《北史》)
【生卒】:1534—1592【介绍】:明山东峄县人,字德修,号石葵。隆庆二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疏言时政,多切其弊。迁左给事中,以故归。万历初,起户科给事中,遇事敢谏争。官至兵部右侍郎。或云《金瓶梅》
【介绍】:唐河阳人,字濬川。先姓乌石兰,后独以石为氏。举明经。官黄州参军。后罢归东都,隐居不出。乌重胤镇河阳,具书币邀辟,洪以知已往。后诏授集贤校理。
【介绍】:隋时西突厥首领。名达漫。号泥撅处罗可汗。炀帝大业初治国无道,其众多叛。与铁勒族相攻,又败。时其母尚氏居京师,帝乃命裴矩与其母往招之。乃入朝。从征高丽,赐号曷萨那可汗,尚信义公主。又从幸江都,
字伯升,刘秀长兄。初不事产业,散财结交豪杰。汉末率宗族宾客参加绿林军,大破王莽所派甄阜、梁丘赐军,声名大震。更始帝立,受到猜忌,后因在更始帝前救免部将宗人刘稷,被一起斩杀。后被刘秀追谥为齐武王。【生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