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凝
字光仪,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人。唐襄州节度使德諲子。初袭父位,附于扬州杨行密,后又归附朱温。温准备称帝,他拒不从命,被温部将杨师厚所败,遂亡命金陵,卒于淮南。(,参见《新唐书》,《新五代史》)
【介绍】:
唐蔡州人,字光仪。赵德湮子。嗣父爵为襄州留后,甚有威惠。累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昭宗天祐元年,封楚王。时诸道不上供,唯匡凝岁贡赋天子。朱温遣人谕止之,不听,遂出兵攻之。匡凝战败,奔杨行密。及行密卒,杨渥遣其赴海陵,为徐温所杀。
字光仪,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人。唐襄州节度使德諲子。初袭父位,附于扬州杨行密,后又归附朱温。温准备称帝,他拒不从命,被温部将杨师厚所败,遂亡命金陵,卒于淮南。(,参见《新唐书》,《新五代史》)
【介绍】:
唐蔡州人,字光仪。赵德湮子。嗣父爵为襄州留后,甚有威惠。累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昭宗天祐元年,封楚王。时诸道不上供,唯匡凝岁贡赋天子。朱温遣人谕止之,不听,遂出兵攻之。匡凝战败,奔杨行密。及行密卒,杨渥遣其赴海陵,为徐温所杀。
【介绍】:东晋渤海饶安人,字叔仁。刁彝子。晋安帝隆安中为冀州刺史。不拘名行,以货殖为务。桓玄篡位,为桓脩司马。刘裕讨玄,与兄畅谋袭裕。为刘毅所破。亡走,不知所终。
旦父。以文章著称于后汉、后周之际,曾任尚书兵部侍郎,事太祖、太宗为名臣。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力拒卢多逊害赵普之谋,数辩明符彦卿无罪。
【生卒】:601或602—685【介绍】:唐汴州尉氏人,字正则。少贫贱好学。太宗贞观中累迁给事中,以刚正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高宗龙朔元年,诏仁轨发新罗兵赴百济作战,任带方州刺史,累功封乐城县男
字次元,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谏仇鸾开边境马市,受杖。不久又疏列靖江王骄恣状上奏。终湖广副使。【介绍】:明松江府上海人,字次元。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御史,以反对与鞑靼开
字宁伯,伟同族。与伟同时附西魏。位至卫尉少卿。守法奉公,受人赞誉。【介绍】:北周荥阳开封人,字宁伯。郑伟族人。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历官阳城、陈留郡守,随郑伟入西魏,封魏昌县伯。历职内外,并有恪勤之称,官
【生卒】:约1626—约1705【介绍】:明末清初江西南昌人,谱名统,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人屋、个山、传綮、驴屋等。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改名道朗,字良月,号
【生卒】:479—545【介绍】:东魏青州乐陵人,字君昇。起家清河王国常侍,历度支尚书郎中。孝明帝神龟末,沙汰郎官,元旭等八人以才用见留。孝庄帝永安初,任平东将军、尚书左丞,转司农少卿。东魏孝静帝天平
南朝宋时人,南平王刘铄子。嗣封南平王,官至黄门郎,后为前废帝所杀。宋明帝时追赠侍中,谥怀王。(,参见《南史》)
【生卒】:?——981字胤昌,默记孙。少有壮志,愿效力疆场,景宗特授千牛卫大将军。宋军攻南京,独奋击阵前,以功遥授保大军节度使。死于乾亨三年(981)。【生卒】:?—981【介绍】:辽蓟州人,字胤昌。
【介绍】:唐人。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六年,自昭义节度判官,授节度副使。历主客员外郎。懿宗咸通十一年,为徐州观察使。时庞勋余部尚众,受诏招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