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
【生卒】:?-23
汉末新莽时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王舜子,王莽侄。汉末王莽执政时封同心侯。莽称帝后改封褒新侯,为太师将军。天凤五年(18),樊崇、力子都领导赤眉军起义于琅邪。越四年,他与更始将军廉丹率十余万人前往镇压,所过之处,奸淫掳掠,残害百姓,民谣云:“宁逢赤眉,不逢太师”。不久大败于成昌,军溃逃走。后又奉命防守洛阳,为绿林军击破,被俘杀。
【介绍】:
东汉泰山人,字公节。轻财好施,以任侠闻。献帝时为河内太守,与袁绍等起兵讨董卓,杀执金吾胡母班等。
【生卒】:?-23
汉末新莽时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王舜子,王莽侄。汉末王莽执政时封同心侯。莽称帝后改封褒新侯,为太师将军。天凤五年(18),樊崇、力子都领导赤眉军起义于琅邪。越四年,他与更始将军廉丹率十余万人前往镇压,所过之处,奸淫掳掠,残害百姓,民谣云:“宁逢赤眉,不逢太师”。不久大败于成昌,军溃逃走。后又奉命防守洛阳,为绿林军击破,被俘杀。
【介绍】:
东汉泰山人,字公节。轻财好施,以任侠闻。献帝时为河内太守,与袁绍等起兵讨董卓,杀执金吾胡母班等。
【生卒】:?—1735【介绍】: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季正,一字复庵,号客。鄂尔泰弟。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雍正中,四迁至侍郎,历工、礼二部,署兵部。官至擢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有《清虚斋集
【介绍】:三国魏冯翊人,字仲允。游殷子。初为蒲阪令。曹操定关中,张既称楚才兼文武,遂以为汉兴太守,转陇西太守。楚为人慷慨,以恩德为治。诸葛亮兵出陇右,楚独坚守,以功封列侯。拜驸马都尉。复出为北地太守。
【介绍】:明苏州府吴县人,其先安阳人,字公望,号蒙斋。幼庄重深沉。喜好山水,常周览名山大川。博学工诗,从父习医,传其术,以之为业。郡守礼请,终不往。有《易牙遗意》、《韩山人集》。
【生卒】:1778—1826【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韵皋,号巢松。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曾督河南、山东学政。长于诗及骈体文。有《凤巢山樵求是录》。
【介绍】:明保定府清苑人。洪武初以才行卓异举用。累官兵部尚书,言各地征收马草及支放马料宜除,各卫年老残疾军士宜准其择丁更代。又请令天下卫所于农隙时选善射者更番赴京师校试。寻以事免官。
【生卒】:?——1449兰溪(今属浙江)人。进士,授工科给事中,累迁左通政。从英宗北征,死于土木堡之役。赠通政使。【生卒】:?—1449【介绍】:明浙江兰溪人,永乐二十二年进士。累迁通政司左通政。从英
名钦,宝炬长子。父死,宇文泰立其为帝,尚书元烈谋杀宇文泰,事泄被杀。钦有怨言,被废。(,参见《周书》)【介绍】:即元钦。文帝子。大统十七年文帝死后即位。在位时宇文泰专权,尚书元烈谋杀泰,谋泄,为泰所杀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元赞,号云岩,又称韵兰外史。能诗,善山水花卉及写真。自写《韵兰草堂图》,题者数百人,尤为时所称。
【生卒】:前259—前210【介绍】:即嬴政。庄襄王子。年十三即位,时政出太后及吕不韦。九年,亲政,平息嫪毒叛乱,放逐吕不韦。任用李斯、尉缭等,自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先后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国历
字自牧。范承谟之子。以难荫出任辽阳知州,历官福建按察使,广东巡抚兼盐政,福建浙江总督。康熙五十五年(1716)至兵部尚书。奉命出塞筑台站四十七所。【生卒】:1663—1720【介绍】:清汉军镶黄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