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诜
【介绍】:
北魏赵郡平棘人,字令孙,或作令世。李顺族兄。太武帝时与高允等先后被征。尝任中书侍郎、京兆太守。高允《征士颂》称之。
【介绍】:
北魏赵郡平棘人,字令孙,或作令世。李顺族兄。太武帝时与高允等先后被征。尝任中书侍郎、京兆太守。高允《征士颂》称之。
【介绍】:唐僧。北天竺迦毕试国人。梵名般剌若,姓憍答摩。通大乘。德宗建中初来华传佛教。其舅氏子罗好心时为神策正将,上表荐慧译经,诏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般若心经》。
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初随孙策征战有功,署别部司马。参与征剿山越,曾救孙权脱险,身受十二伤。以军功历任宜春长、濡须督、汉中太守、奋威将军等。【介绍】:三国吴淮南下蔡人,字幼平。初随孙策征伐
字允升,休宁(今属安徽)人。元末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后隐居石门。朱元璋攻下徽州,因邓愈推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元璋喜其言。吴元年授任侍讲学士,主管制诰,同修国史。洪武元年(
【生卒】:948——1002字日新,延钊子。以荫补山南东道衙内指挥使。先后从征北汉、南唐。太平兴国二年(977),知庆州兼邠、宁都巡检。淳化三年(992),出知延州,以所部不治,徙知庆州。旋改知灵州兼
芳族侄。仕梁为琅邪、东莞二郡太守,防戍朐山,被杀。子翐被俘至魏。明帝时,为汝阳太守,后自郡南奔。
【生卒】:1494—1533【介绍】: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为蔡羽先生门生,居洞庭三年,既而在石湖之滨读书二十年。由诸生贡入国子监。工书画,行书疏秀出尘,妙得晋法。于书无所不窥
字惟乾,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笃信王守仁学。正德举人。随从守仁到赣州,守仁委其教子。宸濠图谋不轨,贻书向守仁请教学问,守仁派他前往。讲《西铭》,反覆说明君臣义,宸濠亦服其论。宸濠败,张忠、许泰诬告守仁
【生卒】:?—前473【介绍】:春秋末吴国国君。阖庐子。阖庐为越王句践所伤而死,夫差嗣立,誓报父仇,大败越军,句践求和。后不听伍子胥劝告,从海上攻齐,未能胜,又北会诸侯于黄池,与晋争霸。越王句践乘虚袭
【生卒】:?—1812【介绍】:清满洲正白旗人,鄂济氏,原名尚安。乾隆间累官至陕甘总督。嘉庆间镇压白莲教起事,一度以军功加太子太保,寻以贻误军机戍伊犁。释回,终大理寺卿。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蕴文,号蔚峰。诸生。善画兰竹,晚岁自成一家。颇有古穆之趣。好藏古彝鼎图书,蓄古砚尤多。有《二十八砚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