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
【生卒】:?—653
【介绍】:
唐宗室。太宗第三子。始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又徙封吴王,累授安州都督。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善骑射,兼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高宗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追谥郁林王。
【生卒】:?—653
【介绍】:
唐宗室。太宗第三子。始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又徙封吴王,累授安州都督。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善骑射,兼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高宗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追谥郁林王。
【生卒】:?—653
【介绍】:
唐宗室。太宗第三子。始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又徙封吴王,累授安州都督。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善骑射,兼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高宗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追谥郁林王。
【生卒】:?—653
【介绍】:
唐宗室。太宗第三子。始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又徙封吴王,累授安州都督。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善骑射,兼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高宗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追谥郁林王。
【生卒】:?——1045环州蛮,思恩(今属广西)人。曾举进士,参加礼部试。景祐五年(1038),同其叔正辞应募,从官军攻安化州蛮,自以有功,击登闻鼓求录用,知宜州冯伸己斥为妄动,编管全州,遁归,同正辞
【生卒】:389—423字闼拔,穆崇子。明元帝时娶公主,拜驸马都尉,迁至太尉。时太武监国,事无巨细与观参决。观为人谦恭,不以富贵欺人。泰常八年,以暴疾卒于宫苑,谥文成。(,参见《北史》)【生卒】:38
【生卒】:?——1864广西人。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参加太平军,历封隆天福、匡王。曾隶韦志俊部。咸丰九年(1859)与刘官芳、古隆贤等拒不从韦降清,并夺回池州。参与摧毁清军江南大营之役。同治三年
【介绍】:五代时僧。福州福唐人,俗姓郑。出家于宝林院。嗣雪峰义存。泉州刺史王延彬迎住五峰,奏赐号弘教大师。后住泉州睡龙山,世称睡龙和尚。
字无咎,东昌堂邑(今属山东)人。以有才器著称。至元十八年(1281)为忽必烈所召见,为真定路儒学教授超拜典瑞少监。二十四年,从征乃颜。大德元年(1297)奉命为成宗进讲《资治通鉴》。因陈规劝之言,受赏
兖州(治今属山东)人。善隶书。宣武帝为太子时,为侍书,给事东宫。(,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兗州人。善隶书。宣武帝在东宫时,侍书。后所书隶迹见于闾里者甚众,然尚不及崔浩之妙。
字公衡,满宠子。官至卫尉。后因子长武得罪司马氏,被免官。【介绍】:三国魏山阳昌邑人,字公衡。满宠子。嗣父为昌邑侯,官至卫尉。寿春之役,从司马昭至许昌,以疾不进,子满长武求还省疾,被杖死,伟亦免为庶人。
【生卒】:485-545字祖裔,小名皮。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起家奉朝请。魏庄帝时为河内太守。帝被杀,归乡与高乾同举兵。被推为冀州刺史。遣子至滏口迎高欢,遂受欢信任,参预机密。孝武帝初,为侍中,入洛
【生卒】:963—1008【介绍】:宋潞州上党人,字周叔。李处耘子。以荫补供奉官,三迁洛苑使。真宗咸平中,筑镇戎军城,知其军。领平州刺史,兼泾、原、仪、渭钤辖。咸平五年,杀卫埋族于天麻川,陇山外诸族皆
姓纳喇。女真叶赫部贝勒金台石之同族。归附努尔哈赤后娶其女为妻,隶满洲镶蓝旗。官至本旗固山额真。为皇太极八大臣之一。得世职副将。屡随军伐朝鲜、攻略明地,战于广宁、遵化、滦州。顺治初年卒。【生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