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光

崔光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猜你喜欢

  • 贺虎臣

    【生卒】:?—1632【介绍】:明保定府人。天启初为天津海防游击,历登莱参将,延绥副总兵。崇祯间以总兵镇宁夏。屡参加镇压农民军,后在灵州战死。

  • 杨义臣

    崇子。父战死,为隋文帝收养,赐姓杨。善骑射,有将帅才。大业初,从军攻汉王谅,以少击众,进位上大将军。大业八年,隋炀帝攻高丽,常为先锋,曾一日七捷。十年,率军攻高士达、张金称军,擒杀张金称。又入豆子䴚,

  • 黄体芳

    【生卒】:1832——1899字漱兰。浙江瑞安人。同治进士。官历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至兵部左侍郎。屡上疏论时政得失,以敢言著名,与宗室宝廷、张之洞等合称翰林四谏。光绪中,先后上疏论皇子承继大统及中

  • 杨俭

    【生卒】:?-542字景则,宽兄。魏宜武帝正始中,起家侍御史,加奉朝请。明帝时,为元颢幕僚。及颢称帝,任抚军将军。颢败还家。不久出任颍州刺史。孝武帝时为北雍州刺史。孝武帝入关中,任为侍中。大统七年、位

  • 王琦

    【介绍】:明浙江仁和人,字文进。永乐间举人。历官四川副使。居官清介。致仕归,家无担石之储,衣破缀之以纸。杭州知府奏闻于朝,赐金,不受,竟冻饿而死。

  • 向靖

    【生卒】:363—421【介绍】:南朝宋河内山阳人,字奉仁,小字弥。避宋武帝祖讳,改称小字。与刘裕少有旧,从参军事,平京城,击败鲜卑,攻拔广固,讨平卢循。屡立战功,历封山阳县五等侯,安南县男,迁冠军将

  • 周燮

    【介绍】:东汉汝南安成人,字彦祖。十岁通《诗》。及长,精《礼》、《易》。举孝廉、贤良方正,安帝特聘,皆以疾辞。年七十余终。

  • 胡大成

    【生卒】:1563—约1618【介绍】:明江西新昌人,字集化。万历二十年进士。授陈州知州,赈荒大得民心。以忤上司调四川潼川州。二十六年,以政绩卓异举,为权贵所沮,辞归。有《翠柏轩集》。

  • 萧挞不也

    【生卒】:?——1077字斡里端,国舅郡王高九孙。咸雍中,补祗候郎君,迁彰愍宫使,娶赵国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康三年(1077),同知汉人行宫都部署,以与耶律挞不也来往亲密,为乙辛诬杀。【介绍】:辽后族

  • 王时中

    【生卒】:1466—1542【介绍】:明山东黄县人,字道夫,号海山。弘治三年进士。授鄢陵知县。召拜御史,督畿辅马政。正德初议吏部尚书人选,时中诋刘大夏昏耄、闵珪和媚,两人求退,焦芳乃得之。论者咎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