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祎之

刘祎之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猜你喜欢

  • 甘复

    【介绍】:元明间江西馀干人,字克敬。元末,从张翥游。洪武初,以前元遗民,为士林所推重。惜诗篇什散漫,仅存手墨于同里。

  • 吴明彻

    【生卒】:514—约580【介绍】:南朝陈秦郡人,字通昭。微涉书史经传,从汝南周弘正学天文遁甲,略通其术。梁末,陈霸先镇京口,深相要结。入陈,迁安南将军。宣帝时,诏加侍中,统众军十余万北征,进克仁州,

  • 刘行本

    【介绍】:隋沛郡人。性刚直,初仕北周为掌朝下大夫。入隋,累迁黄门侍郎。文帝尝怒笞一郎,行本谏,帝不顾。行本乃以为轻臣谏,置笏于地而退。帝谢,遂赦所笞者。后拜太子左庶子,以方正质直为太子所敬惮。未几卒。

  • 回纥怀仁可汗

    【生卒】:?-747名骨力裴罗。天宝初统一九姓诸部,辖境东至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后被唐封为怀仁可汗。(,参见《新唐书》217上/6114)

  • 何初

    【介绍】:元明间湖广常山人,字厚铭。通《易》、《诗》、《书》。元顺帝至正十三年举人。授仁和县教谕,未几告归。明洪武初以宿儒征为湖口县教授,擢成化知县,除巴东教谕。湘王闻其名,聘为师。二十七年召入翰林,

  • 汤衡

    【介绍】:明江西赣州人。永乐中任中军都督府都事,因故降为广东昌化知县。请革横暴害民之黎族土官,不法土官由此敛戢。

  • 舜华

    【介绍】:春秋时晋国人。大夫。赵简子未得志时,赖舜华助之从政。及其得志,舜华反为所杀。

  • 李安期

    【生卒】:?-670百药子。贞观时助修《晋书》。永徽中迁中书舍人,参知军国大事。三主选部,颇被时人称道。后出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卒。(,参见《新唐书》)【生卒】:?—约671【介绍】:唐安州安平人。李

  • 哈元生

    【生卒】:?——1738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康熙中入伍。历官至安笼总兵、贵州提督。先后从鄂尔泰等镇压贵州乌蒙以及川东诸处苗族暴动,屡有战功,曾在军机处行走。雍正十三年(1735)出任扬威将军,率师

  • 陈勉

    【介绍】:明江西云都人,字希进。永乐四年进士。仁宗初,以杨士奇荐由广东副使擢左副都御史,招抚信、丰诸县起事之人数千。景泰初官至南京右都御史,掌院事,致仕卒。为官外和内刚,精通法律,吏不敢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