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城
地名。位于黑龙江右岸,在齐齐哈尔城东北850里,即今黑龙江爱辉县南老城(瑷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初“植木城”,周千步,4门,环城有重壕。移黑龙江将军驻守。二十九年,将军移驻黑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令副都统、城守尉镇守,设四协领分管。三十七年重修。清初至民国年间,城内驻防官兵与居民有汉、蒙、回、索伦、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等族居住。
地名。位于黑龙江右岸,在齐齐哈尔城东北850里,即今黑龙江爱辉县南老城(瑷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初“植木城”,周千步,4门,环城有重壕。移黑龙江将军驻守。二十九年,将军移驻黑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令副都统、城守尉镇守,设四协领分管。三十七年重修。清初至民国年间,城内驻防官兵与居民有汉、蒙、回、索伦、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等族居住。
古水名。又作牂牁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包括南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和西江、番禺江,长约2000余里。古※夜郎国在此流域之上游。明清以来,考释此江方位而以其相当于今之某水者有都江或沅水
河流名。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源于克什克腾旗西海尔奇克山之俄伦泊。西流约百余里,折西北流,经阿巴嘎旗之南,入阿巴哈纳尔旗,向北为暗流。全长190公里,河宽5—10米,河两岸的丘陵谷地,清以来为锡林郭
土司名。明置。元为茶山百纳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隶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并入中曹蛮夷长官司,隶贵州宣慰使司及四川行省。永乐四年(1406)置白纳长官司,治仍旧。境内
西夏职官名。“天大王”之意。西夏党项语“谟”为“天”意,“宁”为“王”意,“令”为大意。夏景宗显道元年(1032),元昊立官制时,为蕃官名号之一,授予重臣野利仁荣。后不设。
即“赛音巴雅尔”(2470页)。
契丹节日仪俗。立春之日。皇帝出就内殿,拜先帝御容,臣僚于殿前石阶合班,拜。帝进御容酒,戴幡胜,并赐群臣。随之与土牛前上香,三奠酒,教坊动乐,侍仪使跪进彩杖。帝鞭土牛,臣僚跪左膝,受彩杖。司辰报春至,鞭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镇国公※托多额尔德尼嗣子。初授侍卫,擢内大臣、上驷院卿,兼蒙古正黄旗佐领。康熙五十一年(1712),袭札萨克镇国公。五十五年(1716),因青海
?—1728清代四川乌蒙府土舍。彝族。因其侄乌蒙土知府禄万钟年幼,而掌府事及兵权。雍正四年(1726),率众反抗清廷改土归流措施。云贵总督鄂尔泰发兵镇压,被招降。随清军围攻乌蒙(今云南昭通市)、镇雄(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古孙、温古孙、乌孙。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金朝建立后,居地有变动。有的迁到临潢府(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
唐代南诏国务行政机构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六部。即士曹,掌管官员调派,犹吏部;户曹,管理户籍,犹户部;仓曹,掌理财政、营建工程,类似工部;客曹,掌管礼仪、外交,犹礼部;兵曹,主管军队的指挥、调遣、训练,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