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睦尔撒纳

阿睦尔撒纳

1723—1757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姓伊克明安。※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遗腹子,后随母博托洛克改嫁辉特部首领伟征和硕齐,遂继父姓。初领准噶尔一昂吉。乾隆十五年(1750),以噶尔丹策零长子喇嘛达尔札杀弟策妄多尔济那不札勒自立,不奉令,与达瓦齐谋立策妄达什。事觉,惧治罪,与达瓦齐同走哈萨克。十七年(1752)十一月,潜回塔尔巴哈台,杀兄沙克都尔,并其众。复选精兵1500名,经塔勒奇岭突袭伊犁,杀喇嘛达尔札,拥达瓦齐为准部大台吉。纳默库济尔噶尔不服,陈兵伊犁,欲分领准噶尔众。以计擒斩之。寻复杀妻父杜尔伯特台吉达什,胁降其子讷默库。后因争夺辖地,欲以博罗塔拉为界,与达瓦齐划地分辖,遭拒绝,怀怨,驰掠其牧。十九年(1754),战败,率众2万余投清。受命入觐,封亲王,驻牧喀尔喀扎卜堪河流域,授该部为“辉特额尔德尼诺颜部落”。二十年春,随清军征伊犁,任定边左副将军,率前锋兵出北路。伊犁平定,获“双亲王俸”。由于觊觎卫拉特四部“珲台吉”位未遂,同年八月引兵反清,袭击留守伊犁清军。后遭清军进剿,败逃哈萨克。次年,闻喀尔喀和托辉特部封建主青衮扎卜、准噶尔诸新降台吉噶勒藏多尔济、扎那噶尔布、巴雅尔等相继叛清,复自哈萨克返,与伊犁诸台吉、宰桑会于博罗塔拉河,欲自立为汗,并与青衮扎卜建立联合阵线,准备继续同清军对抗。为谋求取得俄国援助,令宰桑达瓦出使俄国,表示“愿意服从俄国女皇旨意”,“请求俄国政府在额尔齐斯和斋桑河间修建要塞”。旋遭清军分道进击,加之诸部落互相吞噬,部内豆疫流行,又败,再逃哈萨克。时哈萨克汗阿布赉已内附,使人收其马匹。惧,偕亲军8人徒步逃俄国塞米巴拉丁斯克,继移托波尔斯克。因患天花,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九月二十一日病死。

猜你喜欢

  • 比力麻亥

    撒拉语音译,汉语称“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食品。流行于青海循化、甘肃大河家等地。制法:锅中放少许水,烧开后撒面入锅,同时将食油倒入,用筷子搅动,待面和油熟透,闻到香味后,盛入碗中,即成。用以款待贵宾和孕

  • 阿勒巴图

    蒙古语音译,意为“承担赋役的人”。在蒙古封建领主制度下,作为领主的属民,承担各种赋役。清译作“所属之人”、“所属旗人”。分为两种:向大领主承担赋役的小领主,亦可以此称之。通常主要是指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

  • 脱脱不花

    1422?—1452明代蒙古可汗。又作不花王、普化可汗、达达可汗,或简称脱脱。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长子。早年随父居东蒙古(鞑靼部)。曾娶兀良哈属部郭尔罗斯首领沙不丹(彻卜登)女为妻,生摩伦台吉。

  • 火赤哈儿的斤

    ?—1286元代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曾孙,※马木剌的斤之子。至元三年(1266),父卒,受世祖忽必烈命,嗣位亦都护(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奉命收抚因遭海都之乱而离散的畏兀儿之众。

  • 元史地理通释

    书名。清末江苏吴兴人张郁文撰。4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成书。作者以《元史》有关地理记载,殊多谬舛,欲有所订正,乃就所见《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汉西域图考》诸书与《元史》地理记述之异同,参

  • 塔城喀图山金矿

    清代新疆工矿名。咸丰三年(1853),商人刘光和创置。由于获利丰厚,一时矿工云集,数以万计。同治四年(1865),塔城回、哈人民起义,矿工逃散,厂基淹废。光绪二十三年(1897),俄商墨斯克温贪图厚利

  • 陆叡

    ?—496北魏大臣。字思弼。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平原王陆丽次子。年10余岁,袭父爵为抚军大将军、平原王。沈雅好学,折节下士。任北征都督,拜北部长,转尚书,加散骑常侍。太和八年(484),与陇西公元琛

  • 阿拉克忒睦尔

    见“阿刺知院”(1227页)。

  • 渤海乐

    唐代渤海王国乐曲的总称。乐谱皆已失传。据日本古籍载,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十二年(740,渤海文王大兴三年,一作四年),渤海使已珍蒙在日本演奏“本国乐”,引起日本朝廷重视,不久即派内雄专赴渤海学习,渤海乐遂

  • 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一说其先世为匈奴独孤氏。河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北魏东雍州刺史※刘亮七世孙。生于浙江嘉兴。贞元九年(793),擢进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