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旺曲丹

阿旺曲丹

1677—1751

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为西藏热振寺一世(一作六世)呼图克图。亦称脣徵阿齐图诺门罕,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青海黄河南岸尖扎噶摩浦地方。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青海夏琼寺出家,从其叔阿旺楚臣受沙弥戒。三十年(1691),入色拉寺,习修各种经典。博学多识,于桑普寺获“般若论师”名号。四十年(1701),于拉萨祈愿大法会上辩经获“拉然巴”称号。后入下密院学经。四十四年(1705),任该院掌堂师。后返青海。四十九年(1710)赴藏,任阿里托林寺堪布,修缮佛塔传授显密经论。五十八年(1719)任下密院堪布。次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入藏坐床拜其为师。雍正六年(1728),七世达赖移居惠远庙后,为达赖主要经师,并协理政务。十二年(1734),赏“宣衍黄教阿齐图诺门罕”名号。乾隆五年(1740),任甘丹寺甘丹赤巴。十三年(1748),献白银万两修缮夏琼寺。十五年(1750),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叛乱时,亲往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张贴告示,劝止动乱。七世达赖为报师恩,赐热振寺为其驻赐地。次年,圆寂于热振寺。

猜你喜欢

  • 章罗晋巴阿齐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章罗晋为家族名,系后藏协噶尔宗著名家族之一。雍正四年(1727),以后藏戴本身份,与颇罗鼐一起反对阿尔布巴,为康济鼐复仇。兵败江孜,与颇罗鼐率军从白朗宗转哲库,继败退萨噶。乾隆

  • 口利

    蒙古族古代宴客习俗。饮食时主人先尝一口以示无毒。一作“口到”。蒙古族自古就十分好客,乐施善予。萧大亨《夷俗记》载:“有生平不相知识,或贫或馁,不必卑辞哀请,直入其幕而坐之,主人食即以其食剖而分之。以故

  • 杜鲁玛克

    朝鲜语音译。旧时朝鲜族男子所穿的长袍。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外出时,穿在※“则羔利”之上。斜襟,无钮扣,袖子宽大,衣长过膝。多为灰色或白色。穿时,将前襟交叠,以长布带在一旁打结即成。据载始于朝鲜三国时期(

  • 库伦条约

    见“俄蒙协约”(1685页)。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左翼中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札布噶河接本部左翼左旗及乌里雅苏台军营城界,西至巴噶图尔根接辉特旗界,南至库勒根接本部右翼左旗界,北至席喇乌苏接本部左翼左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雍

  • 狐胡国

    西域古国名。又作孤胡。王治车师柳谷(今新疆吐鲁番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55,口200余,兵45。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各1人。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时尝

  • 左右使车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官办手工业机构。车作“库”解,亦作“左库”、“右库”。为中山国特有的名称。职司冶铸等,如著名的“��壶”(铜圆壶)即由“左使车(库)”铸造。

  • 六方

    苗族的地方长老。苗语音译,意为“地方上的长者”。有的地区称“该歪”。与乡老、寨老相似。多半是在能言善辩、有威望、有才干、办事公道、能合理调解各种纠纷、愿意为群众办事的老年或青年中自然产生。不受村寨或县

  • 天马关

    参见“八关”(22页)。

  • 彡姐羌

    ※西羌的一支。“彡”读“暹”,与“先”音近,疑为※先零羌的分支部落。西汉永光二年(前42),与诸羌七种共起兵攻汉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汉派冯奉世将兵进击,典属国任立为右军,屯白石(临临夏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