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侬语

阿侬语

我国怒族中自称阿侬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木古甲一带,使用人口1000左右。在国外,称怒语,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恩梅开江流域。中国境内阿侬语无方言差别,但缅甸境内则分4个方言。以木古甲阿侬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45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分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有卷舌塞音、鼻音和边音。鼻音、边音、擦音分清浊两套。有20个复辅音,分3类:一类是前喉塞与浊塞音、塞擦音、鼻音组成的复辅音10个,一类是唇音、舌根音和卷舌半元音组成的复辅音9个,再一类是三合复辅音1个。有10个单元音,16个复元音。复元音以后响的为主,共12个,由i、u、y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有2个前响复元音和2个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4个鼻音和喉塞音均可作节尾辅音。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形态、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语法形式,用后缀表示。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在名词前加词头表示,仅有单数。数词、量词均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kha55构成代替各种不同对象的代词。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方向等语法范畴。人称分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用形态变化表达。体有将行、进行、已行、曾行等类,均用在动词后加粘附性后缀表达。态有自动、使动、互动3种,自动用后缀表示,使动用前缀或辅音屈折变化表示,互动用前缀表示。式有祈使和命令,用加前后缀、词根屈折变化等手段综合表达。方向有向心、离心、向上、向下4种形式,均用后缀表示。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结构助词较丰富,有表示领属、施动、受动、工具、从由、处所、比较等类,另有一类定指助词,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构词词头有9个,不如独龙语丰富,复合词有并列、修饰、支配、表述等结构形式的。派生词以加前缀为主。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傈僳语,有少量白语和缅甸语借词。借词以音译方式为主。

猜你喜欢

  • 萧袍鲁墓志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墓志。又作“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石为一合。志盖正面刻汉字篆书3行9字“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背面中间刻契丹大字15行

  • 沈水

    即“小辽水”(150页)。

  • 鄂木顺额

    ?—1832清朝大臣。字复亭、见吾、晴雪。满洲正蓝旗人。钮祜禄氏。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右庶子。道光四年(1824),大考一等,擢翰林院侍讲学士,迁少詹事。办事诚直,敢直

  • 北定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居地在今四川松潘东南部。洪武十四年(1381),明廷在其地置北定簇长官司。永乐十二年十二月(1415年1月),派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后依明例屡派人入朝贡马及方物,获取回赐。

  • 热西丁

    ?—1867清代新疆维吾尔族阿訇。旧译陆希武田。库车人。和卓谢伊合尼札木丁第三子。同治三年(1864),库车农民发动反清起义,杀办事大臣萨灵阿以及库尔班等伯克,欲迎奉原叶尔羌阿奇木、库车郡王爱玛特,遭

  • 盆句除

    东晋时北羌王。光初八年(325),附前赵刘曜,为安国将军。后赵石勒将石佗自雁门出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击之,俘3000余落。其败退至渭北西部。后得前赵中山王刘岳兵援,岳击杀石佗于河滨。

  • 六部大人

    北魏初期官名。鲜卑拓跋贵族建立北魏后,其官制既模仿汉晋,又保留原游牧部落的某些特色。明元帝拓跋嗣泰常二年(417),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东、西、南、北部,皆以诸公为之大人,大人各置三属官,辅佐

  • 满都鲁

    1426—1479明代蒙古可汗。又译作满都古勒、满都固理、满都古尔、满都兀勒等。明人记载或误作满鲁都。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季子,岱总汗※脱脱不花异母弟。岱总汗长子摩伦汗被翁牛特部领主毛里孩王杀害

  • 平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东汉废。

  • 安顺府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书。清常恩(时任安顺知府,长白县,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主纂,邹汉勋(时为安顺府廪膳,湖南新化县人)、吴寅邦(时为直隶州判,广西永宁州今属永福县人)协修。道光二十九年(1849)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