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钦木
参见“阐”(2105页)。
参见“阐”(2105页)。
清代满族女画家。姓瓜尔佳氏,仁兴妻。工书画,著有《超范室画范》。
1760—1816清代藏传佛教高僧。亦称脣征阿齐图诺门罕和锡德林活佛。藏族。出生于理塘。为热振寺呼图克图二世(一作八世)。乾隆三十五年(1770),赏诺门罕名号和印信。主持改修热振寺,经章嘉呼图克图奏
地区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移辽阳府于盛京(今沈阳市)改置,康熙三年(1664)设承德县为府治。辖境前后不一。清初约相当今辽宁辽河以东地区。清末有辽河以东,铁岭、开原、法库以南,千山、碧流河以西之
?—180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札库特氏。乾隆三十年(1765),以蓝翎侍卫从军征乌什,屡立战功,补三等侍卫。三十九年(1774),从副将军丰升额征战,赐“冲捷巴图鲁”名号。四十年,累迁福建汀州镇
见“竺昙摩罗刹”(1455页)。
清乾隆(1736—1795)后对撒拉族聚居地区“内八工”和“外五工”的合称。※“工”,突厥语音译,指村镇、城堡等基层行政单位,相当于乡,管辖数村。前者指位于黄河南岸今循化县城以西的街子工、查加工、苏只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又作兀拉、兀剌,满语意为“江”。因分布于乌拉河畔,故名。源同※哈达部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江(今呼兰河)一带。始祖纳齐布禄南徙辉发、乌拉部间启尔撒河源
①明初瓦剌贵族首领、北元权臣、又译猛可帖木儿。明人称其为瓦剌王,驻牧地在甘凉边外北山一带。14世纪末,部众繁衍,势力日强,渐与北元分庭抗礼。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明成祖)为避免腹背受敌,集
?—838吐蕃名臣。赞普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执政僧人。因以高僧身份参政而官至僧人宰相一钵阑布,故名钵阑布勃阑卡贝吉云丹,简称钵阑布云丹,或勃阑卡贝云,有时仅以僧职“钵阑布”称之。任内,力
明甘肃洮州土司。藏族。土目南秀节之子。洪武二十年(1387)承袭,二十五年(1392),同指挥李凯招抚藏众认纳茶马。永乐三年(1405),赐姓昝。宣德五年(1430),以功升洮州卫百户。七年(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