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典

通典

书名。中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史。唐杜佑撰。200卷。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始撰,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成书。此书以事类为中心,分《食货》、 《选举》、 《职官》、 《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典,采集五经群史、汉魏六朝文集、奏疏中关于典章制度的材料,按朝代先后编次。其中《食货》12卷,叙述土地、财政制度及其状况;《选举》6卷,叙述选举士官、爵位制度及考核官吏治绩的政令;《职官》22卷,叙述官制源流沿革;《礼》100卷,叙述各种礼仪制度;《乐》7卷,叙述乐制概略;《兵刑》23卷(内兵15卷,刑8卷),叙述兵略、兵法和刑法制度;《州郡》14卷,叙述历代舆地沿革;《边防》16卷,叙述历代四境民族邦国情况。每典又分为若干子目,共1500余目,上起传说中的唐虞,下迄唐代宗、肃宗两朝(其中个别材料系后人增补)之典章制度,悉备于此。所据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书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裁,踵其后者有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后又有袭其体例的著作陆续出现,合称“九通”、“十通”。开创史书新体裁,是此书的最大特色与其成功之处,有明刊本、清武英殿本、清咸丰九年(1859)崇仁谢氏刊本,同治十年(1871)广州学海堂本。通用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连《十通索引》共21册,本书是其中的第1册。

猜你喜欢

  • 僧差

    旧时藏区差役名。藏语称“扎差”或“扎加”。又称喇嘛差。唐吐蕃时曾有过“三户养僧”或“七户养僧”制,即强制性令七户人家供养一名僧人的生活费用。未见强迫出家为僧的记载。大约清季中晚期,随着封建农奴制的没落

  • 台江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为苗族聚居区。唐时置陁隆县,隶应州。宋属绍庆府所领诸羁縻州东部地区。元为思州安抚司与新添葛蛮安抚司交错地带。明始称台拱寨。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台拱厅。民国三年(1914)

  • 马福寿

    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甘军将领。绰号“王统领”。甘肃东乡红泥滩人。东乡族。清同治年间马悟真、马占鳌起义军将领马万有第四子。马占鳌降清后参加清军。光绪二十年(1894)随董福祥入卫京师。二十六年(1900)

  • 兀都思不花

    ?—约1320元朝宗王。又译兀都不花。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庶长子,英宗※硕德八刺异母兄。深受祖母兴圣太后钟爱,欲立为东宫太子,未果。仁宗延祐二年(1315),封安王,出镇和林(今蒙古国

  • 婆悉海

    见“蒲类海”(2319页)。

  • 布洛陀

    壮语音译,意为“山里的首领”。壮族民间史诗与传说故事。长短不一,一般为11章。流传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巴马、东兰、凤山、天峨、南丹、河池、都安、马山和右江流域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等地。描述远古时代的

  • 毛哄达

    鄂温克索伦族社会的家族公社的家族长。当选条件为,年龄40岁以上,聪明能干。详见“毛哄”(359页)。

  • 耶律璟

    931—969即辽穆宗。辽朝第四代皇帝。951—969年在位。曾名明,小字述律。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长子。太宗会同二年(939)三月,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九月,随世宗南下伐后周,军至归化州

  • 租空

    解放前京族地区的一种剥削制度。亦称“买海水”。渔民向※渔箔(捕鱼工具)拥有者承租渔箔,必须提前交付租金,几年后才可做箔捕鱼。箔主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一所渔箔重复出租给几户渔民。获取数倍租金。

  • 台海使槎录

    地方志名。清人黄叔璥撰。作者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六十一年(1722),以御史巡视台湾,根据亲身闻见并参阅有关台湾记述诸书,博览综辑而成。全书共8卷,前四卷称《赤嵌笔谈》,五至七卷为《番俗六考》,第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