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狄

赤狄

北方古族名。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部分。一说狄人信仰萨满教,以青、赤、白、黑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赤狄居南,崇尚赤色,着赤色衣饰,故称。与白狄、长狄、众狄等组成部落联盟,居于盟主地位,役使其他诸狄,对华夏族采取统一行动。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狄人内乱,部落联盟瓦解,长狄、白狄、众狄先后脱离其控制。其支系有潞氏、东山皋落氏、廧咎如、甲氏、留吁、铎辰等部。主要分布在今山西长治县北及山西、河北、河南之交界地区,与晋人杂居。因常与晋、卫、齐、宋等华夏诸侯互相攻伐,故不断向四方迁徙。周定王十三年(前594),与晋战于曲梁(今河北鸡泽),潞氏败亡。翌年,甲氏、留吁、铎辰亦亡于晋。此后,赤狄衰落,大部分并入晋,成为晋国统治阶级的奴隶或农奴,有的被征入晋军,成为数量颇多的“狄卒”。他们以各种方式反抗晋国的奴役,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公十六年,前496),其首领析成鲋、小王桃甲乘晋国内讧,起义反晋,一度攻入绛都,不久被击败。战国时,赤狄遗民受魏国统治,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乘魏国败于楚、赵之机,起兵反魏,在浍水附近大败魏军,不久失败。后裔融入华夏之中。《魏书·高车传》云,高车(敕勒)为其后裔,但这部分应为周朝之前迁入漠北的狄人。参见“敕勒”(1983页)。

猜你喜欢

  • 伊屠于闾鞮单于

    ?—88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宣。※伊伐於虑鞮单于子。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湖邪尸逐侯鞮单于死,嗣立。同年冬,遣兵千余人出猎,至涿邪山与北匈奴温禺犊王遭遇,战胜而还。因汉朝

  • 要儿斤

    见“主儿勤”(620页)。

  • 允祉

    ?—1732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三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父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奉命领镶红旗大营。三十七年,封诚郡王。次年,降贝勒。四十八年(1709),晋封诚亲王,奉命辑律

  • 勒卜什

    即“勒布什”(1985页)。

  • 赛乃姆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一般无固定程式。可以一人独舞、二人对舞,也可三、五人同舞。当乐曲奏响时,参加者围坐一起,拍手和唱,并进行即兴表演。随着音乐旋律的加快,舞步节奏也越来越急促,欢乐的情绪也随之逐步推

  • 那木欣

    朝鲜语音译,意为“木屐”,即朝鲜人古时穿的一种鞋子。原以木为底,以绒、布为帮。后演变为木制,以整块硬木雕凿而成。船型,前端有回勾跷起,以为装饰。高足,与地面有一段距离,在北方冰天雪地中可以保持温暖。据

  • 扶余城

    古地名。因置于夫余故地得名。高丽国境内重要军镇。所在众说不一:或说在今辽宁昌图县北40里之四面城;一说是今吉林省四平市西侧一面城古城;有说在吉林省农安县城附近;旧有说在辽宁开原县城西南。贞观五年(63

  • 荣跃先

    1895—1927蒙古族早期革命者。字辉庭。蒙古名谦登若宪。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人。23岁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1920年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蒙藏学校

  • 昌本

    藏语音译。唐代吐蕃官名。直译为“正直之官”,即“法官”。据《德乌佛教史》载,其职能是负责“正直裁判”之事,同时还负责管理寺院阿阇黎(洛本)。

  • 联元

    1838—1900清朝大臣。字仙蘅。满洲镶红旗人。崔佳氏。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侍讲。大考,左迁中允,再陟侍讲。署滁和道,迁广东惠潮嘉道。以汕头通商要道之奸人依靠英领事为非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