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贝阔

贝阔

体育游戏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意为尖端弯曲的木棒。亦作“波依阔”。又名“曲棍球”。达斡尔族民间占首位的传统体育运动和游戏。本意指下端弯曲、长约三尺、以弯头细柞木制的球棍,因以击球,被用作此项体育游戏名。球称“朴列”,多以杏树根或牛毛毡制成,大小与网球相似。每年农历一二月为打曲棍球盛季,从10岁少年到中年男子普遍爱好。游戏时,人分两队,每队少则4—5人,多则10余人,双方人数相等。有简单和正规两种打法,前者找一长方形旷地作球场,中间划一线,将球击入对方界内即为胜。后者要在球场两端各置球门一,设守门员1人或2人,其余队员分前锋和后卫,以球击入对方球门为胜,多在村屯或氏族举行重大集会时进行。有时比赛在夜间,更具特色:若用木制球,将球挖空,塞入易燃松脂;如用牛毛毡球,将其以油浸透;开赛时将球点燃,在黑暗中打得火球穿梭似地往返。此种比赛,双方兴趣不在射门,而在以打着火球不停地滚动为乐。比赛规定:球棍一律只能从右侧击出,不得用球棍打人,以保证参加者的安全。此游戏起源甚早,唐代的渤海人,辽金时的契丹和女真人,元代的蒙古人之※击球(打球)或击鞠,与其极相似,不同的只是骑马奔驰击球。达斡尔族流行的“贝阔”,与现代曲棍球有许多相近之处,故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每年春节都要举行“贝阔”比赛。

猜你喜欢

  • 阿里白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以物与人已然”,即“已把东西给人”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名命名者。如海陵王之侄完颜阿里白。

  • 奥屯襄

    ?—1215金大将。本名添寿。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女真族。奥屯氏。大定十年(1170),袭猛安(千户长)。因通练边事,被丞相完颜襄举荐为崇义军节度副使,后历任乌古里掞详稳、都水少监、石州

  • 东北边防辑要

    书名。※曹廷杰撰。2卷。清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该书博采群书、档册和访问记,记述东北古代战守险要及边界沿革等,时时上至先秦肃慎,下至清末;范围远及外兴安岭及库页岛;事涉邻近诸国;首次记载了明奴儿

  • 额真

    清代官员。又作厄真、阿真、额巾。满语音译,“主”的意思。最初为奴仆对家主,臣民对君主的尊称。后演变为官号。清代八旗制度规定,旗的各级官长分别称牛录额真(佐领)、甲喇额真(参领)、梅勒额真(副都统)、固

  • 哈宜

    族名。哈尼族自称。雍正《临安府志》卷7“风俗·附种人”曰:“窝泥,自呼哈宜。”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弘善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红山寺。在青海民和县。因位于白家藏,故又称白家藏寺。建于清初,原址在一红石山上。道光年间(1821—1850),建有大经堂、三世佛殿、护法殿等。初为唐尔垣寺属寺,后独立。寺内藏有顺治

  • 土知府

    官名。元代始置。元朝混一土宇,设治分镇藩服,唐时所谓羁縻之州,皆加以赋役,置散府,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知府事,比于内地,赐金银符,秩正四品,称散府土知府。令守土安民,修职贡,听征调。明沿元制,为世袭文职

  • 清水河厅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水河厅通判文秀总纂。手抄本,6册,20卷。内容有图考、疆域、山川、市镇、古迹、公署、庙祀、文学、仓储、职官、营汛、驿传、田赋、户口、烈女、风俗、祥异、物产、艺文等。该书对了解

  • 余丁军

    元代所签军士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士卒之家,为富商大贾,则又取一人,曰余丁军。”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以富商大贾人死产乏,难于出2丁,遂免余丁充役者。

  • 安庆绪

    ?—759唐臣、大燕皇帝。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安禄山次子。初名仁执,玄宗赐名庆绪。为禄山都知兵马使。善骑射。天宝九年(750),未及20岁,被玄宗授为鸿胪卿,兼广阳太守。十四年(755)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