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部哈萨克

西部哈萨克

哈萨克三部之一。又称奇齐克玉兹、奇齐玉斯(小玉兹)、小帐。因位于哈萨克草原西部,故名。形成于16世纪初年。虽称为“小帐”、或“小玉兹”,实则势力最大。夏牧地主要分布于乌拉尔、托博尔两河、伊尔吉兹河、图尔盖河等地。属众主要为巴依乌鲁、里木乌鲁、哲德乌鲁及阿尔钦等部。雍正元年(1723)至三年(1725),为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击败,移往希瓦和布哈拉等地。九年(1731),因受沙俄迫胁,表示效忠俄国。乾隆六年(1741),在哈萨克草原北部被准军击败,复请援于俄。二十七年(1762),遣使献贡于清,表示归服,受厚赉。后为沙皇俄国吞并。

猜你喜欢

  • 拉们河卫

    见“列门河卫”(719页)。

  • 始艾

    唐代葛僚人暴动首领。戎州泸州(今四川泸州、宜宾一带)人。葛僚族(今仡佬族先民)。大中十三年(859),因官吏贪婪,民不聊生,葛僚族人民怨恨,起而暴动,拥其为王。攻城池,杀官吏。后遭刺史刘成师诱降,部众

  • 介梦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对佛教庙宇头人的一种称呼。过去拉祜族群众大多尊崇佛教,许多较大的村寨都筑有佛堂,由熟悉佛理和佛教戒律的年长者担任佛堂住持,相当于汉族地区的“长老”和“方丈”。长居佛

  • 苻洪

    285—350十六国时期氐族首领。原姓蒲,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先世为西戎首领。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晋书》称其“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时值永嘉之乱,常散家财,召集谋士商讨安危变通之

  • 峒主

    亦称“峒首”、“峒官”。参见“峒僚”(1646页)、“峒”(1646页)。

  • 大慈诺们汗

    见“迈达哩胡土克图” (742页)。

  • 屋骨朵鲁

    即“移剌子敬”(2067页)。

  • 女儿受花

    壮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广西都安壮族地区。父母去世时,已出嫁的女儿要同竹蔑及彩纸扎一具“棺罩”盖在死者的棺木上,并于罩上扎一束纸花。治丧悼念时,女婿前来跪拜进香,丧家取下纸花让女儿带回去插在卧房里,谓之“

  • 葫芦笙

    德昂族吹奏乐器之一。流行于云南陇川、镇康等地。用一凹形葫芦,将其上端开一吹口,下端挖一洞,安装长短竹管各一,并在长竹管口安上铜簧片,放于葫芦内,在竹管正面刻7孔,调节音韵即成。音质清脆,多在歌舞和※串

  • 后晋宪祖

    见“臬捩鸡”(18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