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褫革达赖喇嘛名号

褫革达赖喇嘛名号

清廷废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尊号。光绪三十年(1904),英帝侵西藏,以达赖喇嘛临事携印出逃外蒙库伦(今乌兰巴托),清廷予以惩处,革“达赖喇嘛”名号,英印政府以废达赖名号违背1904年和1906年条约为借口,从中干预;又因商上僧众再三禀诉,以达赖为黄教之主,一旦革名号,难号召藏众,维系人心,清政府于次年恢复达赖名号,按例封为“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宣统二年(1910),川军入藏,由于帝国主义挑拨,达赖复潜逃印度,清朝再革其名号,并令驻藏大臣速访寻灵童数人,按金瓶掣签,另选达赖喇嘛,以维系黄教。后在英印政府干涉下,清政府被迫停止寻找灵童。

猜你喜欢

  • 蛮志

    即“蛮书”(2272页)。

  • 巴儿忽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八剌忽、八儿忽、八里灰、巴儿浑、巴鲁忽歹、八立浑、八儿胡。唐初即以“拔也古”之名见于历史记载。蒙古诸部统一前,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北巴

  • 归义州

    唐朝纳抚新罗和※奚族所置州名。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总章(668—670)年间初置,以安顿新罗归附民户。侨治良乡县之古广阳城,隶幽州都督府。领县1:归义县。后废。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信安王李祎

  • 临淄郡王

    金封爵。正大三年(1226),燕(今河北)人张惠降金、受封,专制河南,以拒蒙古。开兴元年(1232),死于三峰山之战。

  • 都儿鲁斤

    蒙古语音译,又作迭儿列斤、迭儿勒斤、迭儿列勤,意为“一般的”。蒙古的一支,故亦称“迭儿列斤蒙古”。同尼鲁温蒙古同源出于额儿古涅昆捏古思、乞颜两始祖。主要包括兀良哈、弘吉剌及其分支许兀慎、逊都思、伯岳吾

  • 和硕特西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可可贝勒旗。雍正三年(1725)置。和硕特台吉策旺喇布坦从子多罗贝勒达颜族裔。以达颜侄达什车凌为札萨克多罗贝勒,掌旗务。下分9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同年赐世袭。牧地跨柴集河

  • 时而魁

    怒语音译,即木锄。过去云南省怒江、独龙江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一种原始生产工具。独龙族称“戈拉”;傈僳族称“时来杰”。利用天然树桠勾曲部分用砍刀削制而成,一股削平整,约留60厘米作锄柄,另一股留1

  • 西赵蛮

    唐代对牂柯郡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首领赵氏而得名。分布在今贵州贞丰、册享、罗甸一带。北邻东谢蛮,东接夷子。贞观(627—649)中,遣使入朝献贡。二十一年(647),首领※赵酋摩率其部万余户内附。唐

  • 博格达沁古城

    位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18公里一草滩中,地名博格达沁。城周约3公里,城基犹存,高约2—3米,为土坯砌筑。城中有古房遗址,为夯筑。城周有大型汉、唐墓葬,出土汉铜镜、包金铁剑、金质龙纹带扣、陶器等。

  • 槐因亦儿坚

    蒙古语音译。又译火因亦儿干。“槐因”意为“森林”,“亦儿坚”意为“百姓”,《元朝秘史》释为“林木中百姓”,又称“森林民”。《史集》称:“有些蒙古部落,其禹儿惕(营盘)在森林附近,便被称为槐因亦儿坚,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