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蒲鲜万奴

蒲鲜万奴

?—1233

东夏国创始人。别名秃珠大石。女真族。蒲鲜氏。原为金尚厩司使。泰和六年(1206),以副都统从攻南宋,败宋军于溱水,断真阳路,以功晋爵一级。贞祐元年(1213),宣宗即位,擢咸平招讨使。次年,为辽东宣抚使,奉命领兵40万讨叛金自立的契丹将耶律留哥,兵败归仁县北细河,逃回东京(今辽宁辽阳市)。惧追究,遂乘宣宗由燕京(今北京)迁汴京(今开封)之机,忌杀东北路招讨使完颜铁哥,于三年(一说二年,一说系于三年十月),叛金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后称东夏、东真),建元天泰,据咸平、东京、沈、澄等州。女真猛安谋克户多从之。率兵攻婆速府路(治今辽宁浦石河口),为金同知婆速路兵马都总管纥石烈桓端军所败。继攻掠上京城(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杀金同知上京留守事温迪罕老儿。后又率部攻宜风、汤池,被纥石烈桓端击溃。四年十月,蒙古木华黎军攻陷锦州后,势蹙,降蒙古,以子帖哥入质。蒙古军退后,复叛蒙自立,杀辽东行省右丞耶律捏儿哥,自称“东夏国王”,率兵栖于海岛。翌年,破金兵于大夫营,转入女真故地。改金上京为开元,都南京(今延吉市城子山城)。兴定二年(1218),派元帅胡土领兵2万配合蒙古、高丽军镇压契丹农牧民起义。其疆域,以南京为中心,东至海,北至五国头城(今黑龙江依兰),西北至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西南至黄龙府(治今吉林农安),南至旧铁岭。国内有南京、开元、率宾三路,设置厥相、元帅、引进使等,职官均与金同。天泰十九年(金天兴二年,1233),蒙古军破南京,被执杀。一说未死,后脱归,于乃马真后四年(1245)为蒙古贵由、兀良合台军所败。

猜你喜欢

  • 屯弥桑菩札

    松赞干布(617?—650)辅政名臣之一。藏文创制者。吐蕃人。大臣屯弥阿努热嘎达之子,生于今隆马宗之聂地。曾奉命先后出使唐及尼婆罗(今尼泊尔),迎娶唐文成公主及尼婆罗公主,为增进汉藏及尼藏之间友谊做出

  • 寿之

    见“耶律伯坚”(1313页)。

  • 俺不罗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浪卡子境。洪武(1368—1398)初,明在其地置俺不罗卫,后升为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参见“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1887页)。

  • 斛律羌举

    北魏、东魏大臣。太安人。原属敕勒(高车)斛律部,世为部落酋长。北魏龙骧将军、武川镇将斛律谨之子,骁勇有胆力。北魏永安(528—530)中,随尔朱兆入洛阳,有战功。后归顺高欢。东魏天平(534—537)

  • 下多哇罕增·嘉样坚赞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化隆县噶玉沟。7岁从扎巴·罗桑坚赞出家为僧。11岁入夏琼寺经院,从扎巴穹仓受沙弥戒和比丘戒,学习《新论》前之课程。21岁赴西藏,入色拉寺结扎仓学习。在热振大堪布前聆听经

  • 云龙野史

    杂史书。清董善庆(云南云龙人,康熙四十五年贡生,后云龙知州)撰。王凤文得此书,删润之,改名《云龙记往》。云南日报1957年4月5日载该县文教科在沧江区发现董善庆《云龙记》抄本,全书分:一、云龙记,二、

  • 拉然巴·罗桑曲增

    1784—1862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六任堪布。藏族。出生于塘噶尔家。后离家出逃,于阿琼夏仲前剃度出家。15岁赴西藏入噶丹寺南结林经院,拜阿柔格西格勒桑保为师。22岁,从喇嘛强巴受具足戒。25岁获林

  • 耶律鲁不古

    辽初学者。名又记作卢不姑、鲁不姑。字信宁。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从侄。受命参与创制契丹文字,为契丹大字的主要创制者。神册五年(920),字制成,颁行全国,是为契丹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改变契丹无文字

  • 应昌战役

    明朝与北元的一次战争。洪武二年(1369),明军攻克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宫室退守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左

  • 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明代藏区地方官署名。洪武八年(1375)正月置。辖地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境外拉达克。为明朝最边远的军民元帅府之一。洪武六年(1373)二月,明太祖朱元璋为招谕吐蕃诸部归顺,曾下诏书谕故元俄力思军民元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