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政教史

蒙古政教史

藏文蒙古史籍。原名《述说蒙古地区汗统、佛教、高僧、寺庙、文字创制诸源流之宝鬘》,简称《宝鬘》。内蒙古鄂尔多斯部准格尔旗耶喜巴勒登著。成书于藏历第十四胜生周木羊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其内容分3部分:(1)蒙古汗统传承。(2)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蒙古文字的创制经过,译自汉、藏文之经典。(3)蒙古地区建造寺庙之概况。跋语中说明书的结构、书名、作者、成书时间及地点。其历史部分的内容与※《蒙古黄金史纲》、 ※《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大致相同,但其中记载了许多不见于蒙、汉史籍的片断,可补蒙、汉史籍的不足。对清代盟旗建制和蒙古地区寺庙的记载较详,为研究蒙古佛教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其木刻藏文本收藏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苏鲁格据该版本译成汉文并详加注释于1989年在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书名称《蒙古政教史》。

猜你喜欢

  • 云远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傣族土司。据《元史·成宗纪》载,元贞二年(1296),云南省臣也先不花征乞蓝,拔瓦农、开阳两寨,其首领答剌率众降,以乞蓝部改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治所在今缅甸喀钦邦孟养。《元史·地理忠》作“至元二十

  • 觉罗吉哈礼

    1626—1681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武功郡王礼敦后裔。顺治四年(1647),袭父阿赍骑都尉世职,晋二等轻车都尉兼护军参领。康熙八年(1669),擢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二年(1673),同正黄旗满

  • 乙旃幡能健

    见“叔孙建”(1380页)。

  • 刺北斗

    古葬俗。槃瓠蛮俗之一。人初死,置于树上,用竹木刺而下之,谓之刺北斗。葬后,亲属聚饮而归。

  • 耶律大石

    1087—1143字重德。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西辽王朝创建者。辽天庆五年(1115)中进士,擢授翰林应奉,迁翰林承旨。契丹语以翰林为林牙,故称大石林牙。历任泰州、祥州刺史与辽兴军节度使。

  • 慕容忠墓志铭

    吐谷浑人墓志。武周圣历二年(699)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石方1尺6寸,志文23行,行24字。志盖有“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铭”9字。墓志主人为吐谷浑诺曷钵可汗

  • 略太

    珞巴族苏龙部落方言音译,旧时巫术名称。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方。由于某种原因双方结下不解之仇时,为达到暗中伤害对方的目的,一方便设法收集对方身上的头发、指甲、破衣服布片、饰物及脚踩过的泥土

  • 移剌仲方

    金代中期大臣。契丹族。世宗时,官吏部侍郎。大定二十八年(1188)十一月,与河中尹田彦皋共为贺宋正旦使,与宋友好往来。后为陕西路副统军、左宣徽使。章宗即位,任御史中丞。二十九年,谏言加强盐禁,选能吏充

  • 朵州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敦珠克卫,并说清代有敦珠克山,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00余里。

  • 阿列

    见“完颜元宜”(1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