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弘基

耶律弘基

1032—1101

又作耶律洪基。即辽道宗。辽朝第八代皇帝。1055—1101年在位。字涅邻,小字查剌。契丹族。兴宗长子。性沉静、严毅。6岁(1037年)封梁王。11岁(1042年),总领中丞司事,进燕国王。翌年八月,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重熙二十一年(1052)七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二十四年(1055)八月,兴宗病卒,遵遗诏继位,改元清宁。次年十一月,上尊号“天祐皇帝”。咸雍元年(1065)正月,增号“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天祐皇帝”。初政,能求直言,访治道,劝农兴学,救灾恤患,平赋税,缮武器,禁盗贼。后以贵族内部争权斗争激烈,朝政趋衰。清宁九年(1063)七月,发生“重元之乱”,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重元及子恃权纠合大小官员400余人叛乱自立,军犯行宫,为许王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率宿卫兵所败,重元自杀。继宠乙辛,官拜北院枢密使,封魏王,加守太师,“诏四方有军旅,许以便宜从事,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辽史》卷110)大康元年(1075),太子濬预政,乙辛专权受阻,制造事端,先诬告宣懿皇后与伶官私通,继陷濬谋废立,使二人被杀。九年(1083),乙辛欲奔宋,被执杀。统治后期,奸相张孝杰专权,吏治败坏,贪污成风,“法令不明,受赇鬻狱习以为常”(《栾城集》卷41)。“无百万两黄金,不足为宰相家”(《辽史》卷110)。大肆崇佛,一岁饭僧36万,一日而祝发3千。致使僧徒纵恣放债营利,侵夺小民,民甚苦之,加剧社会矛盾。大安八年(1092)十月,西北阻卜诸部长磨古斯起兵反辽,历时九年方平,损失严重。他能文善诗,诗作《题李俨黄菊赋》:“昨日得卿黄菊赋,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被誉为一代佳品。传今者尚有《赐法均大师句》、《戒勖释流偈》;见载者有《放鹰诗》、 《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等。清宁六年(1060),耶律良曾将其诗赋编成《清宁集》,今佚。他好汉文化,尊尚儒学,设学养士,颁《五经》传疏,求乾文阁所缺经籍,命儒臣校理。多次诏颁《史记》、《汉书》,召儒士讲《五经》大义。寿昌七年(1101)正月,病卒于混同江(今松花江一段)行宫,遗诏长孙耶律延禧嗣位。六月,谥“仁圣大孝文皇帝”,庙号道宗。葬永福陵(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北)。

猜你喜欢

  • 厄鲁

    云南纳西族土司占有的自营地。具有封建庄园性质。为土司世代相袭职田,收入专供土司署内各项开支。由所属内※责卡等级农奴耕种,土司设专人指挥和监督生产。实行轮作休耕,产量不高。

  • 只骨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杨琏真加

    元代河西(西夏)僧人。又作杨辇真加、怜真加、怜真加瓦。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得江南。十四年,命其与亢吉祥并为江南释教总摄(又作江淮释教总摄),免除其所摄僧人租赋,并禁扰寺宇。二十一年(1284

  • 世荣

    1860—1929清末民初蒙古族学者。字仁甫,号耀东。蒙古镶白旗人。少年好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登进士第,入翰林院,为散官编修,后任侍讲学士。因病免官。博通经史,著作有《静观斋遗书》21册,包

  • 浚宁王

    元朝诸王封爵之一。至顺二年(1331),知枢密院事伯颜受封,赐金印。一说将其列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

  • 卜纳剌

    元朝宗室。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世祖子奥鲁赤玄孙。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父党兀班在吐蕃死于乱事,遂承袭镇西武靖王爵。以吐蕃各地为领地,以吐蕃朵哥麻思算木多城为镇府(今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入明,于

  • 图理琛使团

    清朝第一次派往土尔扈特蒙古的使团。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朝政府为联络土尔扈特部共同反对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派遣内阁侍读学士殷扎纳、图理琛、理藩院郎中纳颜、新满洲噶扎尔图、米邱等30人前往额济勒

  • 乌格齐哈什哈

    ?—1415明初瓦剌贵族首领。又译努克漆哈什哈。克㰅古特(一说即土土扈特)人。原统辖瓦剌诸部。据《蒙古源流》等记载,明建文元年(1399),因额勒伯克汗受绰罗斯浩海太尉诱惑,杀弟哈尔古楚

  • 元定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修撰。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诸实录修成

  • 强伸

    ?—1233金末抗蒙将领。女真族。原姓都烈。本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射粮军子弟。兴定元年(1217),从华州副都统安宁收复潼关。后于洛阳选充官军。戍陕铁岭。军溃被俘,从都尉兀林答胡土逃归中京(